紫砂壺的传统审美要诀|紫砂壺鉴赏
(1)和之美
“和为贵”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并不是与“斗争”相对而言,而是与“同”相对而言。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是对多样性的坚守。紫砂壺的“和之美”,就体现在对砂壶造型所模拟的客观事物多样性的尊重,对万千物象一视同仁的胸怀和气度。
优秀的紫砂壺作品自身也具有和谐、完美的结构和形象,同样也是“和之美”的体现。如果说壶身宛如人的身体,那么咀、扳、盖、把、钮、脚则如人的五官、四肢。紫砂壺的传统审美要诀是:“嘴扳舒屈自然,若生成者;盖犹如人之冠,口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之忧;眼外小而内锥,故无室塞不通之弊。”“克盖”必须与壶身和谐,而具有自然活泼的节奏感;“截盖”意即截壶身上部的一段,盖与壶身合则为一整体,不致参差不齐;“嵌盖”则嵌纳于壶身,以严密、合缝、通转而隙不容发为上。这些原则,都要真正的紫砂艺术家必须具备对作品整体和谐的高度把握能力。
(1)和一切茶
愛茶人都知道,喝綠茶要用玻璃杯,喝烏龍茶需用盖碗,但是紫砂壺作为泡茶器皿,既可以泡綠茶,也可以黑、白、黃、紅等各種茶。無論是醇和典雅的普洱、龍井,還是市肆茶馆的香片、茉莉,都能使用紫砂壺冲泡,都能在壶中氤氲出最纯正的香气,从壶中流淌出最本真的色泽。
(2)和天地萬物
天地间的一切物象,几乎皆可被选入紫砂壺的造型,松、竹、梅、菊,瓜、果、菜、蔬,井栏、僧帽,只需经过做壶人的慧心雕琢,就从他们的手中呼之欲出。壶可赋形,比物,传情,言志,万事万物万种情愫皆可承载于壶中,使人一壶在握,思接千载。
(2)融之美
融,是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的又一要義。華夏先哲們認爲,人與天地萬物之間,廣泛地存在感通、融合的關系。一滴水想要不幹,就要把自己放入大海中去。融之境界,可化內外爲一體,變人我爲一心。以盈盈一握之壺,而能融合五行、幻化萬象,度其器量曷可思議!
(1)融金、木、水、火、土
紫砂泥本是土,又合鐵等金屬,和水成泥,火燒成陶,五行畢集于一壺。
(2)融方、圓、剛、柔
紫砂壺不仅造型有方圆之分,壶身、把、嘴式样千变万化,壶上的线条亦有曲有直、有刚有柔。有的壶身平面虽为圆形,其立面却可是正方,有的壶身俯视平直周正,平视则为圆圜宛转,真是方中寓圆,圆中有方,气质刚时似猛士,韵味幽时如处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