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發展史(起源)|初级茶藝師教程
追尋中國茶文化的源頭,首先要從中國茶葉的起源說起。唐代陸羽《茶經》就說:“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也就是說,從神農時期,我們就已經有了飲茶的習慣。《神農本草經》裏有:“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是個通假字,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茶”。我們對茶最初的認識,是從它的解毒功效開始的。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
中國西南地區是世界茶樹源産中心,更確切地說在雲南省,但茶文化的起點卻在四川,這是由于當時四川巴蜀的經濟、文化要比雲南發達。公元4世紀末以前,由于對茶葉的崇拜,巴蜀已出現以茶命人名、以茶命地名的情況。《華陽國志•巴志》“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蠶、麻、````茶、皆納貢之”。
(一)原始阶段(上古—商周—春秋战国—先秦时期)
1、《白虎通义》中记录,神农生活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距今五千多年的母系氏族新石器时代。当时生产力低下,人类只有采集野果、野菜和谷物煮成粥充饥,自神农发现茶後也和在其中用以解毒。後來發展到單獨將茶煮成茶水作飲料。(現在雲南基諾族還保留吃涼拌茶的習俗。)
2、商周时期:茶得到進一步發展,茶作爲茶食茶水飲料逐漸被平民和王公貴族喜愛。
《诗经》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东晋时期《华阳国志•巴志》“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茶、皆納貢之”。
3、春秋战国时期:《晏子春秋》中记录齐国人喜食茶葉作菜。
4、先秦时期:到战国末期,秦国攻占巴蜀后,茶已傳到黃河中下遊。
(二)南方饮茶已成風氣(兩漢——魏晉、南北朝)
1、两汉时期(有关茶的保健作用受到重視,飲茶已成爲人們日常用品)
西汉司马相如《凡将篇》中提到的20多种药中“chuan诧”就是指茶。
东汉王褒《僮约》中“武阳买荼,烹荼尽具”中就出现了专卖茶葉的茶市,明確指出茶叶已作爲日常饮料之用。
2、魏晋、南北朝:饮茶之風傳到長江中下遊,茶已作爲日常饮料,用作宴会、待客、祭祀之用。
三国时东吴皇帝孙皓以茶代酒寵愛重臣韋曜(yao)
晋朝吴兴太守陆纳以茶果待客,以示清廉。
张孟阳《登成都楼》中“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为世人称道
杜育的《舛赋》是第一首专门写茶的詩賦。
这个阶段是饮茶史上的重要階段,代表著茶文化逐步形成!
(三)饮茶風氣傳到全國
到了唐代,中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