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茶茶史拾遺之漳平水仙茶
福建省是著名的茶産區,六大茶類有四類出自福建。目前市場上爲人所熟知的福建茶有安溪鐵觀音、武夷山岩茶、正山小種紅茶、福鼎白茶、漳平水仙、漳州白芽奇蘭、坦洋工夫紅茶等。而且這些品類的茶都具有相當長的曆史,茶文化內涵豐富,相關茶事廣爲流傳。其實,作爲曆史上重要的産茶區,福建的茶品類並不僅僅是這些,還有許多在曆史上曾風靡一時的茶品類,甚至是貢品,只是由于沒有很好的傳承與發揚,讓這些優秀的茶品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近幾年,福建省在大力打造茶産業,在政策資金等方面都給予扶持,茶産業從業者也看到了茶葉中兴的希望。那些曾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的茶品其實並沒有消失,只是成爲了地方茶,沒有開拓市場而已。如今政府的政策導向,讓他們看到了重新崛起的希望,這些優秀茶品的繼承者們紛紛開始發力,想要恢複祖上的榮光,讓這些優秀的茶品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而這些茶品所在地的政府也積極響應,展開了相關曆史文化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鼓勵傳承者們傳承好工藝,並進行相應的包裝,再次進入市場。
如今,福建省政府相關部門經過調查摸底,確立了全省26個縣委重點産茶縣,這些曆史名茶幾乎都涵括進去了。相信隨著市場的複蘇,這些曆史名茶將再次煥發出生機,成爲人們喜愛的茶品。
那麽,福建省有哪些曆史名茶?有哪些制茶工艺?中國网茶葉频道的编辑们进行了精心的收集整理,将为大家逐渐还原。在福建茶區的茶史拾遺工作完成之後,我們將對其他産茶區的茶史拾遺進行相應的收集整理。也歡迎廣大茶人提供資料,共同完成這項工作。
漳平水仙茶
在南洋、雙洋兩鎮交界的原始森林中,還遺存著幾十株郁郁蔥蔥的水仙茶母本樹,其中最大的一株高達7.35米,圍徑1.3米,樹幅5.5米,生長在北寮村石牛岽頂的崖峰峭壁間。牛岽頂海拔1365.8米,終年雲蒸霞蔚。這株罕見的水仙茶古樹,是福建省迄今爲止發現的最古老的一株水仙茶古樹,被專家稱爲水仙茶母本活化石。
漳平水仙茶原名“小種茶”,是從北寮石牛岽野生茶繁殖,經移栽進行小面積種植,因而稱“小種茶”。從“小種茶”演變爲如今的水仙茶,其名稱由來,另有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
漳平水仙茶曆史悠久,相傳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至福建時,吃了兩條大龍蝦後腹痛不止,巡撫大人的丫鬟水仙泡了一壺茶給乾隆皇帝喝,皇帝接過茶一聞,茶香沁人心脾,抿一口清醇香甜,回甘無窮,滿滿一大壺茶喝下去,不到一袋煙功夫乾隆皇帝頓覺腹脹消減,身體恢複如初。乾隆大喜,由于茶是丫鬟水仙泡的,故賜名水仙茶。從此,漳平水仙茶名聲大振,成爲乾隆每年必要的貢茶。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對漳平水仙情有獨鍾,當他得知水仙茶具有防癌功能時,在1965年會見日本朋友時,專門給日本客人推薦和介紹水仙茶。
漳平水仙茶餅古色古香,極具濃郁的傳統風味,香氣清高悠長,具有如蘭氣質的天然花香,滋味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