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窯茶具的收藏價值|陶瓷茶具
柴窯瓷茶具,一種說法爲中國古代瓷茶具窯“柴窯”所燒制的瓷茶具爲周世宗柴榮的禦窯。現代所說的柴窯瓷茶具,即爲采用松木柴作爲燃料的窯所燒制的瓷茶具器。柴窯在景德鎮現在是非常寶貴與少有的了,所以柴窯燒制的陶瓷茶具藝術品很有價值。
目前在景德镇仍在正常生产的柴窑,是在国粹宝瓷林千年官窑基地,2008年5月,这里被政府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传统青花瓷制作技艺传承基地”,能够烧制青花、粉彩、釉下彩、釉中彩等各类柴窑瓷茶具,柴窯的價值可以一句話說有錢也難求柴窯精品,物以稀爲貴啊。
在制瓷茶具藝術均采用氣窯、電窯的今天,柴窯陶瓷茶具藝術品已難得一見,其市場價位要比成本較低的氣窯或電窯貴5倍以上,由于難得,收藏價值便更高。
景德镇烧造“仿古瓷”进贡宫廷
据了解,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特设“仿古作”,仿造的瓷器范围包括宋代五大名窑及明代各朝的瓷茶具器。部分仿品因按宫廷旧藏原样仿制,以至真伪难辨。 其中,以宋代五大名窑为仿造对象的仿品数量比较多,且釉色仿制得相当成功。
“仿古瓷茶具由來已久,如康熙仿成化、光緒仿康熙,現代亦有。但在制瓷茶具藝術均采用氣窯、電窯的今天,柴窯陶瓷茶具藝術品已是難得一見。”廣州市文物總店書記沈詠梅如此形容:“用柴窯燒瓷與氣窯、電窯造瓷,就像我們用水汽蒸饅頭與用微波爐蒸饅頭的區別一樣,一個松軟可口,一個則硬邦邦。”沈詠梅稱,柴窯燒瓷茶具傳統上一直采用松木,因爲松木富含松脂,在燃燒過程中揮發出來的松脂對陶瓷有滋潤作用。其燒制原理是通過不斷添加柴火讓溫度慢慢上升,使窯中的器皿慢慢受熱,加上爐內的水汽與瓷器釉料的有機結合,使燒出來的瓷器釉面含蓄、滋潤。
据介绍,一次普通瓷茶具的柴窯燒造,成品率大約爲60%-70%;對于精品高仿瓷茶具而言,合格率則不足5%。
柴窑陶瓷茶具貴過氣窯電窯5倍以上
据了解,由于全凭经验,稍有疏忽就会因时间或火候掌握不好,出现瓷茶具器“夾生”或“燒過頭”等質量問題,嚴重時還會出現“塌窯”意外,經濟損失動辄以數10萬元計算。所以,使用柴窯是一種高成本、高風險的燒瓷茶具方法,沒有過人的工藝、雄厚的資金不敢輕易嘗試。
“从上世纪末开始,景德镇的陶瓷茶具燒造全部改用溫度容易掌控、相對環保、成本較低的氣窯或電窯來燒造,如今以傳統柴窯燒制的陶瓷茶具已經難得一見,其市場價位要比氣窯和電窯貴5倍以上。”張漢楠以青花天球瓶爲例向記者介紹:“一個非名家,全手工制作,高約60厘米、直徑約40厘米的作品,若以電窯或氣窯來燒制的話,市場價在4000~5000元左右,但如果以柴窯來燒制,則市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