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窯茶具的收藏價值
建窯是中國古陶瓷中黑釉瓷系的核心代表,是宋代八大窯系之一的中心窯場,也是宋代重要的宮廷貢瓷之一,直到宋末元初,建窯衰落停燒,其燒制工藝也就此失傳。建窯以燒黑釉瓷聞名于世,它燒造的碗稱爲建盞,胎骨呈烏泥色,釉面多條狀結晶紋,細如兔毛,故又稱“兔毫盞”。根據釉彩不同,“兔毫盞”大致分爲金兔毫、銀兔毫、烏金釉、油滴兔毫和曜變兔毫,其中金兔毫存世量最多,銀兔毫次之,油滴兔毫更少,而曜變兔毫則是少之又少。
价格尚处低位有升值空间
尽管建窯为中国古陶瓷中黑釉瓷系的核心代表,属宋代八大窑系之一,但在近几年火热的收藏大潮中,建窯却显得很“低调”。2005年,一只建窯“兔毫盏”曾以1300万元拍出,当时被叫做“天价”,但之后“兔毫盏”鲜见于各大拍卖会。
虽然在建瓯玩兔毫盏的人不少,但相比其他品种官窑瓷器,建窯瓷的追随者“势单力薄”。不仅如此,由于国内各大博物馆对建窯瓷器的收藏寥寥无几,建窯收藏几乎没有作为标准器的藏品存在,这也是民间建窯瓷器收藏远远落后于宋代八大窑系中其他窑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目前的市场来说,建窯瓷有着比其他窑口更广阔的升值空间。”厦门收藏爱好者邵先生表示,从各大拍卖会显示的行情来看,其他品种官窑瓷器动辄都要几百万元,而“兔毫盏”大多是几十万元,存世量最少的也不过几百万元,因此颇具升值空间。此外,“兔毫盏”多数散落于民间藏家手中,市场上赝品较少,收藏的风险较小。
相比较其他窑口的瓷器,兔毫盏市场价格偏低,没有充分显示其内在价值,长期持有的话升值空间也会较大。
建窯茶具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