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褐蓑蛾
2017-05-31
来源:网络
关注: 6329次
茶褐蓑蛾
茶褐蓑蛾又稱茶褐背帶蟲。國內主要分布于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山東、台灣等省(自治區),除爲害茶樹外,還能爲害油茶、油桐、樟樹、扁柏、刺槐等林木。
1、形态特征 雄蛾体长约15毫米,翅展24毫米,体翅褐色,腹部有金属光泽,翅面无斑纹。雌成虫蛆状,体长约 15毫米,头淡黄色,体乳黄色。
卵橢圓形、乳黃色。
幼蟲成長時體長18~25毫米,頭褐色,散生黑褐色斑紋,各胸節背板淡黃色,被側上下有不規則黑板2塊,腹部黃褐色。
雌蛹圓筒形,兩端赤褐色,尾端有刺3枚;雄蛹長橢圓形,深褐色,翅芽伸達第三腹節中部,第二至第五腹節背面後緣有一橫列細毛,第八幅節背面前緣一橫列小刺,尾部彎曲,臂刺二分叉。
幼蟲成長時護囊長25~40毫米,粗大,似倒寶塔型,枯褐色,絲質、疏松、囊外綴附衆多的碎葉片,略呈魚鱗狀松散重疊。
2、習性及規律 茶褐蓑蛾以幼蟲在護囊內越冬,各地均每年發生1代。越冬幼蟲在6月上旬開始化蛹,蛹于6月中旬開始羽化,雌成蟲6月中旬即開始産卵,卵在6月下旬開始孵化,幼蟲一般在11月進入越冬期。
茶褐蓑蛾幼蟲大多棲居在茶叢中、下部,比較隱蔽,有趨當遇到高溫時,常群集在茶樹根勁處。其他習性與發生規律與茶蓑蛾相似。
更多相關:茶褐
欢迎手机访问 茶葉網-手机版 (www.168te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