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茶園桔黃粉虱的危害和防治
茶 樹 茶 园 桔 黄 粉 虱 学名 Dialeurodes citri(Ashmead)Hebst属同翅目,粉虱科。别名柑桔绿粉虱、通草粉虱、白粉虱。分布北起北京,南达台湾、海南、广东、广西。寄主 茶樹、柑桔、柿、通草、常春藤等。为害特点 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刺吸茶樹汁液,粉虱产生分泌物易诱发煤病,影响光合作用,致发芽减少,樹势衰弱。 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1.2mm,雄虫1mm左右,体淡黄色,全体覆有白色蜡粉,复眼红褐色,翅白色。卵长0.22mm,椭圆形,淡黄色,具短柄附着于叶背。幼虫 淡黄绿色,椭圆形,扁平,体周围有小突起17对,并有白色蜡丝呈放射状。蛹长1.3mm,椭圆形,淡黄绿色。蛹壳广椭圆形,黄绿色,周缘有小突起,背面无刺毛,仅前后端各有一对小刺毛。生活习性 浙江年生3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茶樹叶背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至6月羽化。成虫白天活动,雌虫交尾后在嫩叶背面产卵,每雌产130粒左右。 未经交尾亦能产卵繁殖,但后代全是雄虫。幼虫孵化后经数小时即在叶背固定,后渐分泌白色棉絮状蜡丝,虫龄增大蜡丝也长。以茶叢中間徒長枝和茶丛下部嫩叶背面发生最多。每年7、8月间发生最盛。天敌有寄生蜂和寄生菌。 防治方法 (1)加强茶園管理。合理施肥,及時清除雜草,修剪疏枝。該蟲爲害嚴重的地區及時剪除距地面27-33cm以下的茶樹地下枝、内膛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消灭部分桔黄粉虱。发生严重、樹势衰退的茶園應重修剪或台刈,修剪、台刈後立即噴藥防治。(2)在各代幼蟲孵化盛末期或成蟲盛發期及時噴藥防治。由于該蟲後期發生不整齊,應狠抓第一代的防治,在發生嚴重的茶園,對第一代連續防治兩次,分別在幼蟲孵化盛末期和成蟲盛發期,兩次約間隔10天左右,以後各代根據蟲情重點防治或挑治。藥劑可選用90%晶體敵百蟲或40%樂果乳油、50%二溴磷乳劑、25%亞胺硫磷乳劑、50%馬拉松乳劑、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劑1500倍液、2.5%魚藤精400倍液。由于粉虱多分布在葉背,尤其是柑桔粉虱,多在茶叢中間徒長枝的葉背,因此噴藥時要求全面周到。(3)保護利用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