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翅目食葉型害蟲的分類及防治
茶毛蟲又名茶黃毒蛾、擺頭蟲。屬鱗翅目毒蛾科。全國各産茶省均有分布,是我國茶區的一種重要害蟲。主要爲害茶葉,還可爲害油茶、柑桔等。幼齡幼蟲咬食茶樹老葉成半透膜,以後咬食嫩梢成葉成缺刻。幼蟲群集爲害,常數十至數百頭聚集在葉背取食。發生嚴重時茶樹葉片取食殆盡。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10毫米,翅展约28毫米。雌蛾稍大,体翅黄褐色;雄蛾稍小, 黑褐色。前翅中间有2条淡黄色横纹,翅尖淡黄色区内有2个黑点。 雌蛾体末端有黄色毛 丛。卵成块产,卵块椭圆形,上覆黄色茸毛。成熟幼虫体长约20毫米,黄褐色。胸部三节稍小。各体节有8个黄色(前期)或黑色毛瘤,上生黄褐色毒毛。全体还密生长短不齐的黄色毒毛。蛹黄褐色,长约9毫米,外有土黄色丝质薄茧,茧长约13毫米。
發生規律:多代性,各地發生代數有差異。在湖南一年發生3代,以卵塊在老葉背面越冬。各代幼蟲發生爲害期分別在4~5月,6~7月,8~10月。一般以春、秋兩季發生重。幼蟲老熟後在茶叢根際落葉土表下結繭化蛹。
防治方法:(1)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人工摘除越冬卵块。(2)摘除各代初孵幼虫 群。(3)成虫发生期點燈 誘蛾,或利用性激素誘殺雄蛾。(4)結合耕作深理結繭蟲蛹。(5)生物防治 。利用茶毛蟲黑卵蜂和絨繭蜂防治卵塊和幼蟲。幼蟲期噴灑蘇芸金杆菌或茶毛蟲核蟲多角體病毒。(6)藥劑防治。幼蟲期噴施90%敵百蟲、80%敵敵畏、50%馬拉硫磷、50%殺螟松、50%辛琉磷各1000~1500倍液,或10%二氯苯醚菊酪、20%殺滅菊酯、2.5%溴氰菊酪各5000~6000倍液,或25%滅幼腮1000倍液。
形态特征:雌蛾体长约18毫米,翅展约30~40毫米;雄蛾体略小,体翅暗褐色至板栗黑色,前翅基部色深,外横线细黑弯曲,内沿有一较大近圆形的黄白色斑,翅尖有3条短黑斜纹,靠近中横线隐现有2条相互靠近的细黑曲线。后翅色稍浅,无线纹。腹部纵列有3~4个黑色毛丛。卵黄白色,近球形,顶部凹陷、成块状。成熟的幼虫体长23~36毫米,黑褐色,较细长多毛,一腹部第一至第四节背面各有一对荤褐色毛束,第五节有一对白色较 第短的毛束,八节背面有一对灰色毛束,向后斜伸。背中及体侧有红色纵线。蛹外有丝茧,棕褐色。
發生規律:多數茶區年發生4代,以卵塊附在茶樹中下部老葉背面越冬。各代幼蟲發生期分別爲第一代在3月下旬~4月上旬,第二代在6月上旬~6月下旬,第三代在7月中旬~8月中旬,第四代在8月下旬~10月上旬。初孵出的幼蟲群集性強,2齡後逐漸分散爲害。
防治方法:
1.發生嚴重的茶園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人工摘除卵塊,逐園逐叢檢查,發現葉背有黃色絨毛狀的卵塊,將其葉片摘除,在幼蟲孵化前集中堆放在一個小盆中,小盆外再放一個大盆,大盆內放一些水並加入農藥敵百蟲,放在茶園附近,待茶毛蟲及茶毒蛾孵化後爬出來,掉在藥水中,即可將其殺死,而寄生蜂羽化後可飛回茶園消滅此類害蟲。
2.人工摘除各代初孵化出的幼蟲,集中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