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茶聯”|茶聯欣賞
茶聯是我國茶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古今茶客們留下了許多脍炙人口的佳聯妙對。
相傳,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一次外遊,來到一座廟中小憩,廟裏主事的老道見他衣著簡樸,相貌平常,對他非常冷談,順便說了聲“坐”,又對道童說“茶”。待蘇東坡坐下交談後,老道方覺得客人才學過人,來曆不凡,又把東坡引至廂房中,客氣地說道:“請坐。”並對道童說:“敬茶。”二人經過深入交談,老道才知道來客是著名的大詩人蘇東坡,頓時肅然起敬,連忙作揖說道:“請上座。”把東坡讓進客廳,並吩咐道童:“敬香茶。”蘇東坡在客廳休息片刻,欲告別老道離去。老道忙請蘇東坡題寫對聯留念。東坡淡然一笑,揮筆寫道:“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老道看罷,頓感面紅耳赤,羞愧不已。
鄭板橋有一副不多見的行書七言遺聯,精思傳神,有新意。“秋江欲畫毫先冷,梅水才烹腹便清。”畫與茶相連,景與情相通,詩人的一種浪漫想象與美好的感受,都在寥寥十余字中。
明代之後,詩句與楹聯漸漸分離,自成一家。並且由楹聯中引出許多嵌字、拆字、藏義、多聲的趣味楹聯。如“品泉茶三口白水,竹仙寺兩個山人”一聯,妙就妙在上聯“品”和“泉”字拆開爲“三口”和“白水”,恰是句中最後四字;下聯“竹”和“仙”字拆開也正好是“兩個”和“山人”,不僅對仗極爲工整,而且意境幽雅,茶要三口方爲品,泉在山中爲白水,飲茶雖非仙人之身,卻也是山林清雅居士。如此一看,實在讓人拍案叫絕。
清末民初,廣州有個大同茶樓,爲了招徕顧客,曾出重金征聯,要求上下聯必須嵌入“大”、“同”二字,並具有品茗之意。當時應征者紛紛送上征聯,經店主評選,有一副佳作入選:“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賣,針鼻鐵,薄利只憑微中削;攜子飲茶者多,同父飲茶者少,檐前水,點滴何曾倒轉流。”聯中巧妙的嵌入“大”、“同”二字,並寫有品茗之意,兼談經商的訣竅,故深得店主人的贊賞。于是將這副聯語用良木雕刻,懸挂于店門。據說此聯挂出後,大同茶樓門庭若市,生意興隆。
福州南門有一茶亭,其聯十分別致:“山好好,水好好,開門一笑無煩惱;來匆匆,去匆匆,飲茶幾杯各西東。”山美水美,茶香溫馨,品茗悅心,各奔前程。該聯聯語工整,含義隽永,吟之有趣,品之有味。
“小天地,大場合,讓我一席;論英雄,談古今,喝它幾杯。”此聯爲福建泉州市一小茶館聯。聯語上下縱橫,談古論今,既樸實,又現實,別致有趣,令人撫掌叫絕。
在杭州洪春橋畔的綠陰深處,有一座結構簡潔、古樸典雅的建築群,名爲“茶人之家”,它是我國茶文化交流的民間組織。在接待中外茶客切磋茶藝的“迎客軒”中,有一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