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蟲害--茶樹茶木蛾
学名 Linoc10stis gonatias Meyrick鳞翅目,木蛾科。别名茶堆砂蛀、茶枝木掘蛾、茶食皮蟲。分布基本與茶樹分布區一致,安徽、湖南、江蘇、浙江、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台灣均有發生。寄主 茶樹、油茶、相思樹等。 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吐丝缀2个叶片潜居咀食表皮和叶肉,3龄后开始蛀害枝梢并吐丝粘合木屑、虫粪,形成黄褐色沙堆网袋。有的蛀入茎干分权处,破坏输导组织。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0mm,翅展19mm,头部及颜面棕色,翅上有银白色放光泽的鳞片,无花纹,前翅、后翅缘毛银白色。卵球形,乳黄色。末龄幼虫体长15mm,头红褐色, 前胸硬皮板黑褐色。中胸红褐色。腹部各节具黑色小点6对,前列4对,后列2对, 黑点上着生1根细毛。蛹长8mm,圆筒形,红褐或黄褐色,腹末有1对三角形刺突。(图左) 生活习性 年生l代,仅台湾年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内越冬。翌年5月化蛹,6月羽化,把卵产在嫩叶背面,7月上旬进入羽化盛期,7月中旬后卵陆续孵化为幼虫,世代重叠。成虫寿命3—5天,有趋光性。幼虫怕光,隐居在虫道内取食,有的把老叶搬入巢内取食。幼虫期300多天,老熟后在虫道里吐丝做茧化蛹。防治方法 参见桑堆砂蛀。((1)加强茶樹管理,使其生長發育正常,減少蟲害。(2)必要時剔除茶拳或枝幹上的蟲糞,再把50%殺螟松乳油50倍液注入蟲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