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茶樹病害的基礎知識
茶樹病害的基礎知識
作者:佚名
茶樹病害:茶樹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適當的水分、養料、光照和土壤酸堿度等,如果受到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或某些生物體的侵染,茶樹就不能正常地生長發育,從而引起生理和形態上的一系列病理變化,這種現象稱爲茶樹病害。
茶樹病害發生的原因(即病原)有兩類:
一类:是由于不良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乏氮、磷、钾或其它微量元素,气候条件不适宜及土壤或空气中存在某些有毒物质等引起的病害,通称为生理病害。这类病害无传染性,因此又称非侵染性病害;
另一类:是由某些生物体如真菌、细菌、类菌原体、病毒、线虫、藻类、附生植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这类病害的病原是有繁殖力的生物体(又称病原物或病原菌),在适宜条件下,能够不断地进行繁殖和传播,使病害蔓延扩展。因此,这类病害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一)侵染性病害的發生和流行
1.侵染性病害的發生
從病原物接觸茶樹體開始,到侵入寄主體內,直到植株表現症狀爲止,稱爲侵染過程,簡稱病程。病程可以分爲3個時期。
(1)侵入期:病原物與茶樹接觸後,經過一定的途徑,侵入茶樹體內,並開始建立寄生關系,這一過程,就是侵入期。
(2)潜育期:是指病原物从侵入寄主开始,到出现明显症状所需的时间。 (3)发病期:是指病原经过潜育期后,在植株上出现症状,并在病部产生繁殖体(如真菌的孢子器和孢子等),称为发病期。
2.病害的侵染循環是指病害從前一個生長季節開始侵染發病,到下一個生長季節再度侵染發病的循環過程。
3.侵染性病害的流行 病害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大面积发生,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普遍严重,会使作物产量减少,品质受到影响。这种病害大发生现象,称做病害的流行。病害的流行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 第一有大量致病力强、存活力高,并能迅速传播到感病植株上去的病原物存在。 第二有大面积感病的寄主植物存在。 第三环境条件(主要是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二)病害的症狀和診斷
1.病害的症狀:茶樹發生病害後,在外形上所表現的不正常現象,稱爲病害的症狀。病害的症狀是診斷茶樹病害的主要依據之一。
茶樹病害的症狀包括以下兩方面特征:
(1)病狀:是指茶樹發病後,本身所表現的不正常狀態,如斑點、變色、畸形、腐爛、枯萎、脫落等。
(2)病症:是指引起茶樹發病的病原物在病部所形成的特征,如黴狀物、粉狀物、粒狀物、索狀物、菌膿等。
2.病害的診斷包括確定病原和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只有正確診斷,才能對症下藥。一般診斷病害的方法,可分爲症狀觀察和病原鑒定兩個步驟。
根據病害的症狀類型,可以識別和區分各種茶樹病害。着先要区别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又称生理病害)。侵染性病害开始发生时,一般都是局、分散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