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普洱“南倉”“北倉”誰更好?
望月,往往搞不清老茶究竟爲何物。那麽,茶界專家們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前不久,來鄭州參加茶事活動的中國茶界著名專家吳錫端和台灣著名茶人呂禮臻談了對此的看法。
吳錫端認爲,普洱 茶發展至今,關于倉儲仍是一塊空白領域,沒有做過一個科學的研究去決定普洱 茶在什麽樣的濕度、溫度和地域是最好的,或者說存放的普洱 茶口感是更適合去品飲的。那麽普洱 茶究竟適合怎樣的倉儲,只能借助科學的視野去臆斷一下了。
普洱 茶的陳化過程是茶葉內的茶多酚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下,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發生非酶促自動氧化,使普洱 生茶湯色逐漸加深,茶葉的鮮爽物質氨基酸遇到空氣後逐漸氧化、降解和轉化,使茶葉鮮味消失,陳香顯露;多酚類的氧化,苦澀味減少,口感逐漸趨于醇和;茶黃素,茶紅素在儲藏中發生氧化後,逐漸形成普洱 茶“越陳越香,紅褐明亮”的品質特點。
吳錫端認爲南倉北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存儲過程中保持幹燥、避光、通風,那麽你就能收獲一份時間給你的完滿答卷了。
來自台灣的呂禮臻老先生則認爲,每一餅普洱 茶都是有生命的,你對它傾注的心血和精力,它一定會反饋給你,武斷地去評定幹倉 好還是濕倉好並不公平。南方轉化快,北方後勁足,可謂各有各的優劣。
呂禮臻對待自己的普洱 茶就是前幾年存放在濕度較大的南方,後些年存儲在氣候幹爽的北方,在不斷的學習和嘗試中去探尋普洱 茶中的奧義。他認爲普洱 茶本身就是生活中用來品飲的,如果搞得過于繁複好像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只要是合理範圍內的溫濕度,就可以去存放普洱 茶。
虛擬倉—投資升值“概念股”
隨著普洱 茶價格逐年水漲船高,普洱 茶的商業價值也愈來愈被人們所看重。有人曾說過,未來的普洱 茶市場應該會向期貨農業靠攏。
普洱 茶期貨走的是虛擬倉儲,相對于實物倉儲更偏重于交易流通、展示宣傳和發掘潛在價值的功能上,存儲的是其交易流通的普洱 茶的數據,而非真正的實體倉庫。業內人士把這類型倉儲比喻爲期貨的交易大廳,它擴展了傳統的普洱 茶流通渠道,將實物的交易變爲可以數字化的交易。令普洱 茶交易更貼近市場的同時,也促進了普洱 茶的價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