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神奇大葉種
普洱 茶是以大葉種爲原料,經殺青、揉撚、曬幹制成曬青毛茶(滇青),并 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工艺制成的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葉,獨特的曬青工藝和後發酵過程造成了普洱 茶甘、滑、醇、厚,越陳越香的品質特征。茶叶在发 酵过程中,由于会受到酶促作用、微生物和水的湿热作用影响,茶葉的內含物質的理化成分會發生變化,如茶多酚減少了60%,兒茶素減少了75%,80%的茶 黃素和茶紅素氧化聚合,遊離氨基酸減少60%。可溶性糖下降了40%,茶褐素增加了1.3倍,因此,茶樹品種中內含基質茶多酚、氨基酸等重要化合物含量越 高,越有利于优质普洱 茶産品的形成,且以芽葉外觀芽體肥壯多茸毛者爲上品。
大葉種茶樹是世界上少有的優良茶樹品種,也是適制普洱 茶的主要栽培品種。經科學研究表明,大葉種茶葉的茶多酚、兒茶素、氨基酸、咖啡堿等含量豐富。
下面就列舉5個已被列入全國茶樹良種的大葉茶種以及獲得新品種保護權的2個大葉新品種:
1、勐庫大葉種(1984年被審定爲華茶12號)
勐庫大葉種又稱大黑茶,勐庫種,爲大葉種茶樹。原産于臨滄市雙江縣勐庫區冰島鄉,主要分布在雙江、臨滄、鎮康燈地區。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廣西、廣東、海南、貴州、四川等省(區)曾先後引種和推廣。
該品種茶树为有性繁殖品系,即用种子进行繁殖的品种;属乔木型,其植株 高大,最大高度可达6-7米以上;树株的分枝部位比较高,分枝较稀疏,树型开展。其叶片特大,叶长13.8-21.9厘米,宽5.8-9.0厘米;叶片有 上斜着生,也有下垂着生;叶形以椭圆为主,叶尖较长而钝,叶色浓绿,叶肉厚而软,叶面显著隆起,叶身背卷或稍内折,叶缘微波,叶齿疏浅而钝。
春茶在3月初萌发,萌芽力强,芽头粗壮,芽色黄绿,茸毛特多,持嫩性 强。一芽三葉的盛期在3月中下旬;开花盛期在11月中旬。采茶時期可從3月上旬開始,一直到11月下旬。在一般管理情況下,新梢一年可萌發五輪,全年可采 茶28次。産茶量高,適宜在氣候溫和,溫差小,濕度大,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栽種。春茶一芽二葉的鲜叶含咖啡碱4.06%,氨基酸1.66%,茶多酚 33.76%,儿茶素總量182.16毫克/克,水浸出物48%。該茶樹種爲制紅茶、滇綠和普洱 茶的上好原料。
2、鳳慶大葉種(1984年被審定爲華茶13號)
鳳慶大葉種原産地臨滄市鳳慶縣,主要分布于鳳慶、雲縣、昌甯一帶。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廣西、廣東、貴州、四川、海南等省(區)曾大面積引種。
該品種为有性繁殖品种。属乔木型,植株高大,最高的茶树可达5-6米以 上,茶树的分枝部位也比较高,分枝密度不大,树形开展或半开展。其叶片也特大,一般长12.6-20.5厘米,宽5.2-8.1厘米,叶片有水平着生,也 有上斜着生。叶形为椭圆形,叶尖急尖或渐尖,叶面隆起,叶色呈绿色并富有光泽,叶质厚而软,叶脉有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