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茶樹病蟲害防治技術(一)
茶葉是我縣農業的一大支柱,是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又是我國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對茶葉品質和農藥殘留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茶葉是人們的健康飲品,如人們長期飲用劣質和農藥殘留超標的茶葉,不僅對健康不利,且易發生各種疾病甚至癌症,所以抓好無公害茶樹病蟲害防治技術推廣,發展無公害茶叶生产是我县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无公害茶叶的标准 无公害茶是指這種茶葉中不含汙染物質或含有少量汙染物,但低于我國規定的允許標准,對消費者沒有危害,符合食品安全的茶叶的总称。 国 家 无 公 害 茶 叶 的 卫 生 指 标 项 目 指标(≤mg/kg) 项 目 指标(≤mg/kg) 铅 5 溴氰菊酯 5 铜 60 甲胺磷 0.1 六六六 0.2 乙酰甲胺磷 0.1 滴滴涕 0.2 乐果 1 三氯杀螨醇 0.1 敌敌畏 0.1 氰戊菊酯 0.1 杀螟硫磷 0.5 联苯菊酯 5 蝰硫磷 0.2 氯氰菊酯 0.5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大力提倡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做到经常检查茶樹病蟲害的發生情況,以早防、早治,把病蟲害控制在防治指標之下。在藥劑防治上,首先推廣使用生物農藥,其次才選擇高效、低毒與易降解、低殘留的化學農藥,並在收獲安全期前使用,保證藥物有足夠的時間降解,才能達到無公害茶葉的衛生標准。 茶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滴滴涕、杀虫脒、甲胺磷、甲基1605、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久效磷、氧化乐果、呋喃丹、五氯酚钠、毒杀芬、来福灵、甲氰菊酯、哒螨灵、乙酰甲胺磷等农药。 在茶園施肥上應推廣使用生物肥料、農家肥,減少化肥使用量,要求每年冬季進行深翻改土,增施有機肥,並客土10—15厘米,生産季節適當噴施果大生、氨基酸、百施利等有機營養液,使茶樹生機旺盛,提高抗病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