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茶樹病蟲害防治技術(二)
(一)茶树害虫: 吸汁害虫:茶小綠葉蟬、茶蚧殼蟲、茶黑刺粉虱、茶螨、茶蚜。 咬食芽叶害虫:茶毛蟲、茶尺蠖、茶衰蛾、茶蟓甲、茶卷叶蛾。 钻蛀性害虫:茶枝鐮蛾、茶天牛。 1、茶小綠葉蟬:又名浮塵子、跳跳蟲,以刺吸性口器刺入嫩梢組織,吸取汁液,使新梢生長受阻、葉脈變紅,芽葉萎縮枯焦,嚴重影響茶葉産量和品質,一年發生9—13代,全年以夏茶爲害最重,暑秋茶次之,春茶較輕。防治方法:冬季清園,必須在冬季至早春這段時間內清除園內雜草,枯枝落葉進行集中燒毀,以減少越冬蟲源,在化學藥劑的選擇上須具備觸殺性強,內吸性好的農藥,如5%茶虫绝杀1000倍(收获安全期10天,以下简称几天)或2.5%绿色通1500倍(12天)或90%敌百虫粉600倍(7天),加果大生1500倍进行均匀喷雾,包括周围杂等。 2、茶蚧殼蟲:包括長白蚧、橢園蚧、蛇眼蚧、紅蠟蚧、龜蠟蚧、角蠟蚧。蚧殼蟲一般蟲體小,蟲體外覆蓋著一層灰色,褐色或白色蠟質層,以雌成蟲或若蟲吸食茶樹汁液,致使芽葉瘦小,葉片稀少,嚴重時茶树枯死,药剂选择须含有溶蜡剂和高渗透剂的农药,如22%虫多杀1000倍(15天),90%机油150倍(15天),冬季用天蚧1号(龙泉松酯)100—150倍进行喷雾。 3、茶黑刺粉虱,成蟲灰白色,體小約1毫米,幼蟲橢園形,扁平,淡黃色,後轉黑色,體背有剛毛,以幼蟲定點于葉背吸取葉片汁液,分泌物能大量誘發煤煙病的發生,使樹勢衰退,芽梢停止萌發,茶叶严重减产。药剂选择:22%虫多杀1000倍(15天),10%吡虫啉1500倍(12天)。 4、茶螨:茶螨包括茶紅蜘蛛、茶橙瘿螨、茶黃螨。茶螨主要爲害是吸取茶樹葉片汁液,使葉片失去光澤,嫩葉主脈變紅,葉背出現鏽斑,芽葉萎縮,老葉變成暗紅色,或古銅色,易引起茶樹落葉。一年中以秋季幹旱情況下爲害最爲嚴重,藥劑選用20%四螨嗪1500倍(10天),73%克螨特2000倍(10天),非采茶季节可用45%石硫合剂200倍。 5、茶毛蟲:又名茶棘子,幼蟲有毒毛,人體皮膚觸及,會紅腫痛癢,幼蟲體長2厘米左右,常群居成排列式,受驚時會吐絲下垂或遷移,也會舉頭左右擺動,口吐黃綠葉汁液,以幼蟲咬食葉片,嚴重時連芽葉樹皮、花和果實全都吃光,在我縣山區一年發生3代,平原4代,山區春茶發生較爲嚴重,藥劑選擇觸殺、胃毒的農藥,如5%茶虫绝杀1000倍(10天),11.5%虱蝉杀1000倍(12天),0.5%虫蛾毙治1000倍(5天)。 6、茶尺蠖:又名拱拱蟲,量尺造橋蟲,幼蟲走起路來一步一拱,以幼蟲咬食葉片,夏秋茶为害较重。幼虫体长2厘米,背上有倒“八”字黑斑,有胸足3对,腹足1对,防治药剂:0.5%虫蛾毙治1000倍(5天 ),11.5%虱蝉杀1000倍(12天)。 7、茶衰蛾:又名布袋蟲,以幼蟲咬食茶樹葉片,幼蟲以枯枝碎葉,吐絲織成黃綠色鱗片集成的斑點和條斑,腹面散生黃綠色鱗毛,年發生1代,多以老熟幼蟲在茶叢樹冠下土中越冬,3-4月越冬幼蟲開始出土,6月盛發,成蟲咬食茶樹新梢葉片,自葉緣咬食,多呈半園型缺刻,甚至只留主脈。藥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