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蟲害--茶樹茶網蝽
学名 Stephanitis chinensis Drake异名Sphephanitis chinensis Drake半翅目,网蝽科。别名茶軍配蟲、白紗娘等。分布廣東、貴州、四川、雲南等省。是西南茶區重要害蟲。
为害特点 以成、若虫群集于叶背刺吸汁液,致受害叶现许多密集的白色细小斑点,远看茶樹一片灰白。葉背現黑色粘液狀排泄物,影響茶樹光合作用 。嚴重時致葉片脫落,樹勢衰弱,茶芽萌發緩慢且細小或發芽停滯,影響産量和品質。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4mm,体小扁平,暗褐色,前胸具网状花纹。背板发达,向前突出将头部覆盖,向后延伸盖住小盾片,两侧伸出呈薄圆片状的侧背片。翅长椭圆形,膜质透明,满布网状花纹。前翅有一纵粗脉,中间具2条暗色斜斑纹。触角膝状,4节,第三节最长。腹部黑色,具一暗色纵沟。卵长椭圆形,乳白色,一端稍弯,上覆黑色带有光泽的胶状物。若虫体形似成虫,无翅,体色随虫龄增长而异。若虫共5龄。5龄若虫体长约2mm,体黑色,复眼红色发达,翅芽明显,头顶有笋状物3根成等腰三角形排列,胸部中央有一黑点,腹部背面第七、八、十节各有一突起物,边缘暗白色,体节两侧有8对刺状突起。
生活习性 贵州、四川年生2代,以卵在茶叢下部葉片背面中脈及兩側組織內越冬,低山茶園也有以成蟲越冬的。越冬卵于翌年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孵化。越冬代若蟲發生盛期在5月上、中旬,5月中旬至7月中旬進入成蟲發生期,5月中、下旬進入發生盛期。第二代卵期在5月下旬一9月下旬,7月下旬一10月下旬進入若蟲期,8月中旬進入若蟲盛發期。8月中旬一12月成蟲開始出現,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爲成蟲發盛期。貴州各代發生期常較四川提早10一20天。全年以第一代發生整齊且集中,發生初、盛、末期明顯,且蟲口密度大,常爲第二代的3—4倍,爲害嚴重。成蟲初羽化時,全身均爲白色,兩小時後翅上顯露花紋,腹部顔色加深,後隨時間增長,翅上的黑紋和腹部顔色逐漸加深。初羽化的成蟲生活力弱,成蟲不善飛翔,多靜伏于葉背或爬行于枝葉間。羽化後四天開始活躍進行交尾産卵,成蟲多在上午交尾,曆時30—90分鍾,每雌産卵數量最多爲34粒,最少6粒,平均16粒左右。成蟲喜把卵前在茶叢中、下部葉背中脈兩側組織內,排列成行,後覆以黑色膠質物。卵期平均93天,最長106天,最短87天。初孵若蟲從卵殼內爬出,先在茶叢中、下部葉背刺吸汁液,後向上部擴散。若蟲有群集性,常成群集于葉背主、側脈附近,排列整齊,隨蟲齡增大,開始分散。第一代18—24天,平均20.8天;第二代2l一26天,平均22.4天。天氣溫和幹燥,發生嚴重。一般若蟲發生盛期均在氣溫2l一23℃、相對濕度75%一80%的氣候條件下,反之,氣溫高、濕度大,則發生輕。
防治方法 (1)一代幼龄若虫发生盛期是防治该虫的关键时期。一代若虫发生较整齐,群集性强,抗药力弱,故防治效果较高。药剂可选用40%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一15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药要求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