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菟絲子的危害及防治
我國有許多世界著名的茶葉,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導致雲南普洱 茶受到了茶菟絲子的危害,是的普洱 茶的種植受到了很大的損失,我們要找到原因,及時的想出解決的辦法。
雲南普洱 具有悠久的茶樹栽培曆史和豐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是世界公認的茶樹原産地。曆史上的普洱 府所在地爲滇南地區茶葉交易中心,形成了具有獨特品味和加工工藝的“普洱 茶”。但人們爲了從茶葉生産中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一再擴大茶園面積,並且盡可能地進行密植,使得現在的茶園大多爲大面積單一物種種植,導致茶園中茶樹病蟲害爲害加重。茶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 Choisy)又名日本菟丝子,是隶属于菟丝子科( Cuscutaceae)的一种恶性寄生杂草,全国主要产茶省、自治區均有發現。在雲南,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和普洱 ,除危害茶樹外,還可以危害多種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且危害日益嚴重。在雲南,對于茶菟絲子,只有郭鳳根于1996-1998年對其寄主植物、危害程度進行了研究,但其他方面的研究仍爲空白。筆者在郭風根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茶菟絲子的寄主植物、發生規律、防治方法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研究,並提出了茶菟絲子的防治方法。
一、寄主植物
通過采集鑒定,茶薨壘子的寄主植物除鄣鳳根報道的牛肚子果、無花果、桑樹、柚、芒果、番石榴、蒲桃、山楂、棠梨、桃、梅、火棘、台灣相思、合歡、鐵刀木、羊蹄甲、薔薇、變葉木、扶桑、迎春花、爲椿市龍、女貞、馬纓丹、花椒、咖啡、蓖麻、紫茉莉、落地生根、含羞草、光棍樹、野牡丹、牽牛花、金光菊外,還有小葉女貞、黃葉假連翹、花葉假連翹、小葉溶、高山榕。tpⅡ十豐容J爬山虎、金花生。
二、症狀
茶菟絲子是一種全寄生植物。莖肉質,多分枝,形似細麻繩,直徑1-2mm,黃白色至枯黃色或稍帶紫紅色,上具有突起紫斑。花小而多,聚集成穗狀花序,呈黃白色或白色花。果實爲蒴果,卵圓或橢圓形,內有種子1~2粒,略扁有棱角,褐色。以莖纏繞茶樹莖部進行危害,發生嚴重時,整株茶樹上纏滿菟絲子的莖、花、果實,一方面通過吸器吸收茶樹的營養,另一方面因它們覆蓋寄主而直接影響寄主光合作用的進行,最終導致寄主營養不良,輕者減産或降低品質,嚴重者導致茶樹死亡,從而使茶樹的産量和質量受到影響。
三、發病規律
雲南普洱 日本菟絲子主要寄生在木本寄主上,生活習性已由一年生演變爲多年生。菟絲子9月開花,10月種子成熟,種子落人土中或到第2年2-3月至6月落入土壤,陸續發芽,長出幼苗,最先形成的莖綠色,飄蕩空中,當莖尖端遇到茶樹時,便纏繞在其莖部並形成吸器鑽人皮層與茶樹韌皮部相連,伸入寄主組織,吸取養分和水分,幼苗的根部在十余天後自行枯死。菟絲子和茶樹建立寄生關系後,莖繼續伸長,並不斷分枝,纏繞茶樹和自相纏繞,以致整個茶樹樹冠布滿黃色菟絲子的莖。一般危害嫩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