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界曆史片段
一、2008年我開始寫作傳奇版《普洱 茶營銷》,請了雲南最了解曆史的鄒家駒先生審稿、雲南省老領導張寶三作序。張主任很謙虛,說自己不懂茶,要介紹另外的領導看看,我嫌距離遠自己也偷懶,于是,張另介紹了一在昆明的領導的看稿子。稿子看完後,領導說:“你這樣寫,把人家飯碗砸了麽,還是要考慮政治需要。”
二、這段話,讓我萬分驚訝,也一直有個大大的問號在腦子裏存在。原來皇帝的新衣是大家都清楚的!這個疑問在前幾天的新聞中得到解答。但是,另一個疑問又産生了,那些江湖騙子的後台轟然倒塌了,這些騙子和騙子茶還能橫行普洱 江湖多久呢?前兩天還有該領導扶持起來的江湖騙子攻擊我,還能攻擊多久呢?
三、2009年,普洱 茶市跌至冰點,雲南省政府組織茶企去香港推廣普洱 茶,鄒炳良、盧國齡也參加了該次茶展,返程中途經某省,某省公安廳長也屬普洱 茶迷,聽說大師光臨本省,一定要邀約兩位去品老茶。當日開了一片紅印,廳長說10萬元一片他在香港買了三片。品嘗出門,鄒對盧言:500一片賣給我也不要。
四、2004年,普洱 茶尚未發迹,但是,資本的紛紛投入,已讓普洱 勢頭良好。某地級市決定評選世界範圍內的十大傑出人物。當時,雲南省茶葉協會是唯一的省級協會,鄒家駒時任會長,某領導安排鄒家駒任十傑,鄒一看名單,自己打假的名單個個在場,讓自己和騙子同台授獎?無論如何也不幹。
五、本來,一個地級市號稱世界級的評選活動在業界是毫無影響力的。但是,黃袍加身的待遇,讓江湖遊醫一下登上了普洱 茶的正規舞台,以此爲噱頭,這些人江湖人都成了所謂“大師”,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文/吳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