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很养生|畅谈白茶養生那些事
一场海峡两岸茶人的對話,一次福鼎白茶養生的探討,這是在述說發生在身邊的茶葉故事,也是在激發茶人思維的碰撞。5月21日晚,“海峽兩岸老白茶養生論壇”在鼎來貴老白茶專賣店拉開帷幕。論壇當日,台灣中華茶文化學會理事長、台灣明新科技大學教授範增平、《福建文學》雜志社社長曾章團、原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師陳寶樹、茶作家塗振取,以及近百位茶人悉數到場,圍繞老白茶品鑒、老白茶養生、老白茶保存等諸多方面暢談一二。
专家观点
范增平:“福鼎白茶具有時間性、藝術性、風味性、藥理性四大特征”
“以前,在台湾,很少人会去喝白茶。他們認爲白茶是藥,不能隨便喝。而且白茶湯色呈現象牙色,性涼,即便喝也不能喝多。但近年來,白茶的走紅讓我對白茶逐漸有了了解。我第一次喝到白毫銀針時,可以說是驚豔了,茶葉在水中要等5至8分鍾後才沈沒下去。”
开场后,范增平老师率先谈起了自己与白茶的緣分。
“我认为白茶有4個明顯的特征,時間性、藝術性、風味性、藥理性。其中,就藥理性而言,年紀大、血壓高的人可以喝白茶。但喝白茶最好在5泡以內,喝茶的溫度最好控制在45攝氏度至50攝氏度之間。”
曾章团:“一年是茶,三年是藥,七年是寶”
“2007年,国家茶葉質檢中心主任駱少君就發現,在全國的六大類茶葉中,白茶是最難發黴的。在一次經曆中,老朋友發燒了,他沒有去看病,只是喝了兩天的白茶,結果發現燒就退了。”曾章團講述了自己對白茶的認識,以及朋友與白茶的經曆。
白茶有著神奇的功效,老白茶更是一種“藥”。“有一次去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把白茶當成藥品出售,白茶也只有在藥店裏能夠買到。”曾章團表示,正所謂“一年是茶,三年是藥,七年是寶”。
在饮茶方式上,曾章團表示,煮茶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煮茶能將茶葉中的內含物質煮出來。
涂振取:“每天凌晨三点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喝白茶”
福鼎白茶保健養生應用已有悠久的曆史,古時有太姥娘娘用綠雪芽治愈小孩麻疹的傳說和毛義夢獲“鲫魚配新茶”救母仙方的神話,民間有使用白茶降火清熱,國外有采用白茶美白抗皺,白茶因其獨特的健康功效而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關注。
虽然已60多岁,但看起来却像40多岁的茶作家塗振取講述了自己與白茶的故事:“我在學校任教,同時還寫寫小說,大多以茶葉爲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