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解暑神器 “茶饼”里80%是武夷岩茶
发布日期:2015-07-02 来源:海峡都市报
酷暑難耐的正午,若要出門,家中的長輩肯定會囑咐說:“喝點茶餅再出門,才不會中暑。”
對于泉州人的夏天而言,“清源茶餅”是必不可少的居家良藥。這種堪稱“解暑神器”的茶葉,在茶葉店還買不到,只有在藥店裏才能找著。32塊茶餅才賣18元一盒。一兩塊茶餅,再撒點鹽,便能沖泡出一大壺,也可以加點生姜功效更佳。
有趣的是,喝了這麽多年的“清源茶餅”,你知道這茶餅雖然是泉州生産,但裏頭用的茶葉,並非産自清源山,而是來自武夷的岩茶嗎?
泉州茶葉公司總經理瞿少師爲我們揭開了謎底。清源茶餅中的“清源”二字,取自在武夷山著名的九十九岩之一的清源岩的“清源寺”,這裏所出産的武夷岩茶品質優良。清源寺地處深山老林而多瘴氣,寺裏的高僧爲了擺脫病痛困擾,便結合傳統中醫學理論和龍團鳳餅的制作工藝,采用當地生産的武夷岩茶,配合43味中藥材精制,研究創造了武夷清源茶餅。茶餅以茶爲主要原料,占了80%的比例,中藥材及其他材料爲輔料,把茶葉和中藥材分別碾碎、研磨成粉後,用適當面粉煮糊作爲黏劑,經加工後印制成餅狀,烘焙至足夠幹燥度。
曆經戰爭、社會動蕩等原因,民國年間,茶餅開始在泉州銷售,並在生産上逐漸與武夷山脫鈎,實現了本地生産。
瞿少師介紹:“茶餅每年的産量能占到泉州茶葉公司的1/4,銷量也一直很好,目前已在市場上流通了上百年曆史,而武夷清源茶餅的制作技藝也被評爲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而今,不僅在閩南能喝到茶餅,它還被銷往香港、菲律賓、新加坡等地。
武夷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