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重啓緊壓茶工藝|岩茶新聞
来源:东南快报 日期:2015年9月24日
前几年,说到紧压茶,最先想到的是應該是黑茶,但是隨著普洱茶餅的走紅,越來越多的茶類開始涉足緊壓茶。白茶餅自然不必多說,而後流行于市場的有紅茶餅,如今更是出現了岩茶餅。如,日前,曦瓜出品了一款“龍鳳茶餅”,靜茶也針對中秋推出了一款“餅傳”武夷山正岩陳年茶餅。
“茶餅,其實在古代就有。早在上世紀90年代,武夷岩茶企也有做岩茶餅的傳統,但因爲當時的消費者更加喜好武夷岩茶的條索茶,所以岩茶餅曾一度消失。而如今,又是因爲消費需求,岩茶餅再次出現于市場。”國家高級評茶師、武夷山市岩茶廠副廠長劉安心師傅介紹說。
据称,龙凤茶餅,始于南唐,盛于宋元,四百多年間,一直作爲國內“貢茶”中的上品。而如今,龍鳳茶餅也從最早的“貢茶”,演變成爲人們的禮藏珍品和品飲佳茗。
不同于散茶,岩茶餅更強調收藏價值與保存保健價值。就保存方面而言,只要將茶餅放在幹燥陰涼無異味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恒溫最佳,即可,也可塑封或用陶罐儲存。因爲,茶餅經過壓制之後,使其接觸空氣的面積變小,也不易受潮。一般而言,散茶如果能保存5年,茶餅至少可以保存10年。
但也有消费者对岩茶餅提出了質疑,稱“壓制無好茶”。對此,劉安心師傅解釋說,武夷岩茶广受追捧的原因之一的确是因为其优美的條索,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压制茶都不是好茶。
刘安心坦言道,紧压茶雖然不能成爲茶企中的最高端的産品,同時緊壓茶也會破壞茶葉原有的條形,但就茶葉品質而言,壓制成茶餅的原料茶也有好有壞,不能一概而論。據悉,龍鳳茶餅中的茶餅是采用2006年用當年的大紅袍壓制而成,滋味醇厚順滑,中藥香明顯,韻味凝澱。
据称,茶餅經過蒸壓工序,在壓力的重荷下,茶胚中內質較易泡出,所以茶餅的湯感較散茶而言顯得更厚重,內質也豐富了許多,經過多年的存放其陳味亦更加香醇甜滑。
此外,茶餅都會發生後發酵等一系列變化,而作爲半發酵的武夷岩茶産品,在經過後發酵之後,其口感也將會隨之發生變化,使其品飲起來的層次感更加豐富。
不过,需要提醒广大消费的是,相较散茶,茶餅品飲起來較不便利。因此,建議茶友在品飲茶餅的時候,可以將茶餅順著茶葉的間隙撬開,使茶餅散開,而後用陶罐密封後慢慢品飲,也可每次喝時撬少許進行沖泡。
东快记者 黄惠
岩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