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葉種植管理技术|茶樹種植
壯苗。新種植茶園會有不同程度的缺蔸現象,要及時補植齊苗,做到補一蔸活一蔸,增施肥料,趕上早植茶樹。
3.防護林、遮蔭樹、綠肥的種植
園區周邊防護林帶樹種,要求能適應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植株高大、抗風力強、生長快、與茶樹無共同的病蟲害及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如杉木、松樹、烏桕、苦楝、合歡、樟樹、女貞、柏樹、榆樹等。園區內遮蔭樹和行道樹應選擇根系分布深,樹冠寬大,葉片稀疏,病蟲害少,冬季落葉的樹種,如台灣相思、托葉楹、大葉合歡、泡桐、山蒼籽、烏桕、銀杏、杜仲等。間種綠肥:夏季可選種豬屎豆、田菁、綠豆等;冬季可選種紫雲英、苕子、箭舌豌豆、蠶豆等。茶园梯壁坎边选种紫穗槐、铺地栏、无刺含羞草、木豆等绿肥。
三、无公害茶園的管理
1.無公害茶園修剪技術
茶樹修剪是塑造高産優質樹冠所必需的技術措施,利用茶樹的分枝習性,使茶樹向壯,矮、密、齊的方向發展,促進新梢伸育,平衡芽數芽重,使之增調,加速樹冠覆蓋度形成。茶樹修剪是對樹體的生理刺激,也是一種創傷,所以剪次不能過頻,應掌握周期和深度,因樹、因齡選擇剪法,交錯使用,以培育和維持高産優質樹冠。
茶樹在幼年期主要用定型修剪方法改變其自然生長狀態,建造分枝密集,幅度開闊的高産優質樹冠,要求修剪時作到:
各枝条平衡发展,避免高低参差;各枝条应粗壮短实;留下枝条位点好,避免形成树冠时空缺;对于顶端优势强、分枝稀疏的品种要压低主枝,扶助侧枝。茶樹在成年投産期的修剪主要有輕修剪、輕修平和深修剪。輕修剪目的是調節芽數、芽重、刺激樹冠而生産枝育芽能力;輕修平是程度很輕平整樹冠面的修剪,起調整發芽基礎作用;深修剪是主産枝衰老時重組生産枝層的措施。茶樹在衰老期的修剪是重修剪和台刈。重修剪是主枝和矮位分枝尚可利用的樹冠修剪方法;台刈是齊地剪平,是主枝已無利用價值的重組樹冠方法。
2.無公害茶園土壤的管理
土壤條件的優劣是茶樹質量的重要決定因素,也是茶樹的立地之本。常規種植的茶園,可在行間種植豆科綠肥或飼料作物,土壤深耕、鋤草並以稭稈、草料、欄肥等有機物覆蓋土表或深埋于土中,以改善土壤理化形狀與土壤環境,培殖土壤生物,增加土壤有機質和生物活性。對土壤肥沃松軟、無雜草、樹冠覆蓋率高的茶園,應實行減耕或免耕。提倡使用生物(如蚯蚓等)來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
3.無公害茶園水分的管理
茶園水分管理應以保水爲主,一般要求耕層土壤的相對含水量在75%-90%,保證茶樹能正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