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茶叶精深加工在烏龍茶業發展作用|茶葉加工
上已出現了以茶多酚作爲主成分的保健品、減肥膠囊、化妝品、洗發水等産品,該類産品以效果明顯而逐漸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国内抗氧化剂的需求量为1万吨左右,我国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产量仅为4000吨,而高纯度的茶多酚抗氧化性能遠大于普通的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劑(如EGCG的抗氧化性爲L-VC的100倍),並且食用安全性高。完全可以預見,隨著市場的成熟,茶多酚産品的需求將會呈現爆炸性增長的趨勢。
三是成本優勢。近年來,低檔茶的銷售價直線下滑,收購價較低;茶農對冬季茶園的大量修剪葉,一般燃燒後再做肥料。因此,利用的低檔茶葉和修剪茶葉原料進行深加工,價格低廉,生産原料成本低。
四是技術優勢。近年來,茶葉深加工技術快速發展,技術越來越先進。目前,將層析分離技術應用到兒茶素精制的工業化生産中,采用提取、真空濃縮、層析分離、噴霧幹燥等現代先進的植物提取、分離技術,較好地解決了傳統工藝中産品純度低、得率低、易氧化、生産過程能耗大、産品中含氯有機溶劑殘留、農藥及重金屬殘留、環境汙染等問題,使本項目産品純度高,兒茶素含量90%以上,EGCG 70%以上,咖啡因低于0.5%,各项技术指标均远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工艺可操作性强。所采用的茶多酚層析提純技術、微膠囊包埋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生物處理茶渣加工有機肥料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更好地提高茶多酚産品的質量,使茶多酚在化妝品和醫藥上有更廣泛的用途。
五是産品優勢。目前國內外有關茶多酚(主要是兒茶素類)的利用途徑已有多種,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油脂抗氧化作用:茶多酚是天然油脂抗氧化劑,其抗氧化活性優于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劑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也優于維生素E,可廣泛用于食品工業,用于防止和延緩脂肪的氧化或酸敗。
(二)色素保护作用:茶多酚可防止天然色素和β-胡蘿蔔素的降解褪色,據稱其效果比維生素C高出20多倍。
(三)除臭剂:由于茶多酚對除去甲硫醇的臭味有良好效果,日本已利用其制成除臭口香糖、香煙濾嘴,可取出和防止吸煙者口臭。試驗結果還表明,茶多酚對動物腸內産生惡臭的細菌也具有抑制作用。
(四)抗氧化、延缓衰老:茶多酚可清除人體內過多的自由基,減緩人體衰老。大量實驗表明,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比VE還強,若與VC和VE配合還具有增效作用。
(五)防龋作用:过去茶葉的防齲作用被認爲是茶湯中“氟”的功效。現在臨床證明,茶多酚能強烈抑制致齲菌,明顯減少菌斑和牙周炎症,而對口腔中其他有益微生物沒有影響。
(六)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茶多酚類化合物對有機體的脂肪代謝産生重要的作用,具有明顯的抑制血漿和肝髒中膽固醇含量上升的作用,具有促進脂類化合物從糞便中排出的作用,因此它不單能防治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有減肥效果。
(七)其它方面的应用:茶多酚用于魚油制品中,能有效防止多烯脂及酸的過氧化分解,其抗氧化能力比維生素E更強;茶多酚油溶性乳化液用于食品調和油中,能有效地延長哈敗誘導期,並顯示出比粉劑更強的抗氧化能力。
茶多酚已成爲開發熱點,在糧油食品、方便食品、水産品、肉制品、調味品、糖果、飲料等多類食品中均有廣泛的應用,有強勁的市場需求,開發和應用前景十分廣闊,美國醫學基金會主席1990年就認爲,“茶多酚是21世紀對人類健康産生巨大效果的化合物”。
茶葉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是現代茶業區別于傳統茶業的關鍵要素,是現代和傳統的分水嶺。茶葉深加工産業的興起,將新的技術和管理思想傳播、滲透到傳統茶葉加工業,可以拓展大批新資源食品和保健品等,促進並延伸産業的發展。對促進傳統茶葉加工業的改造和創新具有重大的意義。
茶葉深加工技術使得茶産業得以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以高新技術成果爲依托的茶葉深加工産業拓展了茶葉的用途,使茶葉深加工産品成爲食品、日用化工和醫藥工業中的重要原料,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因此走以精深加工爲核心技術的産業化之路,是提高我國茶産品附加值、優化茶産品結構、推動茶業快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淺談茶葉精深加工在烏龍茶業發展作用
茶葉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