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莊的三毛茶樓|茶文化
初访周庄,是一个春寒料峭春雨绵绵的午后。
早春二月,柳未綠,花未發,遊人寥寥。沿著細雨潤濕的石板路,徑自在小河岸無目的地走著。似乎尋找什麽,卻又感覺無甚可尋。淅瀝瀝的雨聲打在傘面,“沙沙”敲破了些許甯靜,迷離的目光,卻在搜尋一個可以避寒的所在。
蓦然擡眼,密密的商鋪相連間,閃出四個拙樸的黑底黃字:三毛茶樓。不由得暗自歡喜――這就是三毛歇腳飲茶的地方?雨絲順著灰黑的瓦脊往下落,摔在檐下青石板上,便是一朵朵水晶花在跳舞。
偌大個茶廳回旋著鄧麗君的淺吟低唱,卻門窗洞開,四下無人。濕潤的穿堂風帶著雨意吹入,我不禁打了個寒顫。把頭探向一側樓梯――那裏,有人正專注練筆,以致不覺來了客人。後來我才知道,那就是樓主張寄寒先生,周莊本土的作家,也是曾經的三毛迷。只因與三毛有過書信往來,爲了紀念三毛與周莊的淵源,特意給茶樓命名爲三毛茶樓。茶樓不大,裝修也較本色,也許這更接近周莊的特質。
登樓而上,果然全都是三毛的世界:她的照片,她的書籍,她的來信――這獨特歪斜著的字體。以及一大本厚厚的,茶客們到此一遊的“感言”……三毛,這個名字本身就意味著一種奇迹,而于氤氲的茶香中,緬懷三毛的生平,感唱時光的逝者如斯,莫不是一種傷心的幸福。
伫立在無人的茶樓,四周蔓延的是三毛的清麗的容顔,和《滾滾紅塵》的樂音――樓主知道,作爲三毛茶樓的背景音樂,這支無疑比《小城故事》更適宜,也更悲情。“來易來去難去,數十載的人世遊;分易分聚難聚,愛與恨的千古愁……”雨季不再來的青澀,稻草人手記的空心。
天地玄黄中恣意盛开的五月花,大漠黄沙里哭泣的骆驼,还有,背影里的痛心,温柔的夜里许下的愿,明日又天涯后,她依然不能释怀的爱恋――老电影一样一一闪回我的眼前……这个洒脱而深情的女子,这个感性而决绝的女子,居然在万水千山走遍之后,来到周庄,行于古巷深处,徘徊在石板小路,甚至走进春雨霏霏的菜花地里,泪流满面,颤栗着,哽咽着――从未谋面的周庄啊,怎么竟是梦里流连千百回的故乡。
之後,她就走了。戀戀不舍,一再回望。雖然約定了故地重來,但卻爽約了!哦不,也許夢裏會來,也許魂魄會歸,也許,橄榄樹下,她是折了翅膀的天使,關山飛渡,只爲滾滾紅塵裏的緣起緣滅……
聽到樓梯的聲響,我知道是樓主送茶上來了。便選了幾本書,挑個臨窗的座位。主人見我衣著單薄,便囑我關上木格窗。我笑笑,多好的江南水鄉。多美的小樓聽雨――“斜風細雨不須歸”,我可是躲進了三毛茶樓!想當初三毛來周莊時,不也是這樣的雨天?她才不會這麽嬌氣,她肯定伸手拂過這水邊的煙柳?肯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