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茶館的文化況味|惠州紫苑茶館
惠州西湖红棉水榭紫苑茶館走出“文藝複興”之路,成爲一個文化窗口,余秋雨王魯湘等名人在此留下佳話
中國文士階層有以文會友的傳統,“或十日一會,或月一尋盟”,雅集聚會形式多樣,遊山玩水、詩酒唱和、書畫遣興,以文會友,暢談人生。而惠州西湖紅棉水榭紫苑茶馆(简称“紫苑”),就是举办雅集的佳地。凤凰卫视主持人、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参加 2015年第六届(惠州)东坡文化节暨第八届惠州旅游节时,就抽空到紫苑参加了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东江时报社、紫苑茶館聯合舉辦的“紅棉雅事”文化沙龍。
紫苑四面环水,一条小桥通向外界。与小岛外人车川流不息的喧闹繁华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紫苑内部一派古典的恬淡宁静。小叶榕的叶缝中撒下点点阳光,绿油油的爬山虎覆盖了整个墙壁。传统的厅堂格局布置,带着时光痕迹的木式家具,来客一踏门造访,就有衣着素雅的年轻女子以礼相迎。品着香茗,闭上眼睛,仿佛进入千年前的温软之梦。
从最开始的门前冷落到惠州文人自发集聚在此,紫苑走出了一座茶館的“文藝複興”之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細節處顯露的傳統之美,獨具特色的文化蘊涵,讓紫苑成爲惠州的一個文化窗口。透過這裏,很多人看到了惠州之美,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勃勃生機。
一个老惠州的茶館夢
将茶館做成傳承傳統文化的載體
陳悅成說,把中國文化精神物化,轉化成一個看得見、聽得著、聞得到、吃得了的風雅生活形態。通過這種物化的分享和體驗,領悟中國文化的精神。而惠州西湖紅棉水榭紫苑,著重推廣的就是惠州文化
说到紫苑,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 紫苑创始人陈悦成。
陈悦成,惠城区桥东人。由于酷爱文化,他于1997年辞掉了“金饭碗”并在深圳创办了“紫苑”。在深圳闯出一片天地后,陈悦成回归惠州。自2001年起,陈悦成在惠州的两家紫苑茶館陸續開張,位于惠州西湖紅棉水榭的紫苑茶館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第一次见到陈悦成就是在红棉水榭紫苑。他体型圆润,穿着中式对襟上衣,夸张的阔腿裤,走路带风。在陈悦成的提议下,采访在紫苑茶館外的一棵大樹下進行。
湖边摆一张桌子,坐在藤椅上,记者只觉得整个人瞬间放松下来。微风徐来,吹皱湖面,凉爽而又清新。小岛就像一叶扁舟,浮在湖面。嘬一口香茶,妙不可言。
“我在惠州长大,对这座城市非常熟悉。惠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看着桌面上落下的斑驳光影,陈悦成开始讲述他的故事。他坦言,最开始做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