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西山茶|廣西名茶
西山茶是全國名茶之一,深受廣大顧客的歡迎,素有“山有好景,茶有佳味”之說。在《中國名茶志》廣西篇中有陳愛新同志寫有“桂平西山茶志稿”。西山茶條索緊細勻稱,苗峰顯露,色澤青黛,湯液碧綠,獨具風味,被公認爲綠茶中的上乘佳品。用西山乳泉水沖泡尤爲清香爽口,提神消乏。西山茶除銷本地外,還遠銷香港、澳門和南洋等地。
桂平西山茶C,sinensis cv.Guiping-xishancha
有性系。灌木型,小葉類,早生種。二倍體。
産地及分布:原産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城郊西山。廣西桂林等地有引種。
特征:植株適中,樹姿開張,分枝密,葉片呈上斜或水平狀著生。葉橢圓形,葉色綠或深綠,葉面微隆,葉緣平,葉身稍內折或平,葉尖鈍尖,葉齒鈍淺,葉質中等。芽葉淡綠色,茸毛多,一芽三葉百芽重46.0g。花冠直徑2.9cm,花瓣5~7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種子黑棕色,種徑1.0~1.4cm。
特性:芽葉生育力強,發芽密度大,持嫩性強。開采期在3月下旬至4月初。産量高。春茶一芽二葉幹樣約含氨基酸3.2%、茶多酚27.5%、咖啡堿3.9%。適制綠茶,品質優。制“桂平西山茶”,條索緊結,色澤翠綠,滋味醇和,回甘鮮爽,香高持久。抗性較強。結實性強。
適栽地區:廣西綠茶茶区。 栽培要点:宜用种子直播或育苗移栽,采用常规茶園規格種植和定型修剪。
2010年,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通過,決定從2010年5月24日起,對西山茶實施國家地理標志産品保護。
保護範圍
西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護範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所辖行政区域。
專用標志
西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護範圍内的生产者,可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專用標志”的申请,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西山茶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管理要求
(一)品種。
當地群體種。
(二)立地條件。
茶區內土壤主要爲砂質紅、黃土壤及其變種,土質疏松、肥沃、微帶酸性,pH4.5至6.5,土層深大于等于1米,排灌條件良好。
(三)栽培管理。
1、繁殖:有性繁殖實生苗和無性繁殖扡插苗。
2、種植規格:種植采用雙行雙株方法種植,密度爲4000至5000株/667m(畝)。
3、肥配管理:一般施餅肥或茶葉專用有機肥不低于200kg至300kg/667m(畝),配合施用氮、磷、鉀等化學肥料不超過70kg/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