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西翠蘭|安徽十大名茶
、火鉗(1把)、小掃帚(2把)、接料盤(2只)、烘籠(4只)、笸箕(竹匾)(8個)爲一組用具。
其它材料:幹柴、栗炭若幹。
制作人員:一般一組4-5人。
工作時間:一般一組1小時制作毛火茶0.8斤左右,足火0.6斤左右。
嶽西翠蘭 名稱典故
取名“嶽西翠蘭 ”,其主要原因是這種茶葉,色澤翠綠、形似蘭花,産在嶽西。
其他緣由還有:
1. 翠兰茶是在嶽西縣東北部姚河、頭陀河一帶生産的曆史名茶“小蘭花”的傳統工藝基礎上研制開發而成的,“翠綠鮮活”的品質特征突出,因此得名。
2. 岳西县属大别山腹地,生态环境好,兰草花漫山遍野,引人注目。明崇宗九年(1636年)张献忠率部攻占岳西后,将这里命为“兰花县”。由于兰花多,这里的茶葉自然就浸潤了蘭花的芳香。1984年,嶽西縣創制的新茶在安慶地區名茶評比中嶄露頭角,名列第一。1985年有人提議,將這種“色翠蘭香”的茶葉,叫“嶽西翠蘭 ”,得到了廣泛認可。
3. 相传明末清初,在岳西姚河乡境内,有一个叫兰花的姑娘,美丽娴淑、心灵手巧,所炒的茶葉質量特優。一年,有位徽州茶商慕名攜巨資來到曉天,高價專購蘭花炒制的茶葉。由于家貧,懂事的蘭花姑娘,爲了給家多掙錢,就不分晝夜,拼命采呀、炒呀,結果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當地人爲了紀念蘭花姑娘,就將她炒制的茶葉叫“蘭花茶”。也就是今天的嶽西翠蘭 的前身。
嶽西翠蘭
安徽十大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