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精于茶道|名人茶趣
曹雪芹(约1715~1763或1764年)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南京市。从他的曾祖父起,三代承袭江宁织造,负责宫廷织物的织造与供应。其曾祖母是康熙的乳母,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侍读”,与皇亲国戚关系密切,堪称百年望族。
曹雪芹从小过着锦衣玉食,饮甘餍肥的奢侈生活。到雍正五年(1727年)曹家被革职抄家,从此家道败落,迁居北京西郊。曹雪芹也就过上了“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穷日子。此时已经成年的曹雪芹,面对家道败落,非常留恋昔日的豪华生活,又从自己切身的体会中看到了本家族的腐败与丑恶。于是用了10年的心血,创作了文学巨著《红楼梦》,为我国古典小说奉献了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
我們從曹雪芹的文學巨著《紅樓夢》的描寫中,不難看出曹雪芹對于飲茶文化知識還是很淵博的。這也可以證明當年的曹雪芹對茶的興趣與愛好。
在《紅樓夢》中,涉及到我國的很多名茶,據統計,《紅樓夢》全書中有270多處寫到茶,如西湖的龍井茶,雲南的普洱茶、女兒茶、六安茶、老君眉,福建的“鳳隨”,湖南的君山銀針,以及外國進貢的暹羅茶等。還提到了一些有關茶的品類,如家常茶、敬客茶、藥用茶、伴果茶等。
在第四十一回,写到贾母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贾母对妙玉说:“我们才都吃了酒肉,把你的好茶拿來,我們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忙去烹了茶來。她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裏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捧與賈母。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說:“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接了,又問是什麽水。妙玉笑回:“是舊年蠲的雨水。”賈母便吃了半盞。像這樣的名茶和品類,絕對不是一般的家庭所能飲用的,如果曹雪芹沒有見到過或飲用過,也就是沒有如此的生活基礎,他也不容易寫得這麽具體。
在該書中還寫到奠晚茶、吃年茶、迎客茶和茶定等飲茶的風俗。如第二十五回,寫鳳姐打發丫頭送了兩瓶暹羅進貢來的茶葉給林黛玉。兩天後鳳姐又見到林黛玉,問她茶葉怎麽樣?林黛玉說:“吃著很好。”鳳姐就趁機笑著說:“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麽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衆人聽了一齊都笑起來。林黛玉紅了臉,一聲兒不言語,便回過頭去了。衆人聽了鳳姐的話,之所以“都笑起來”,就是因爲這是當地的一種吃茶民俗。男方請媒人到姑娘家說親時,如果姑娘的父母吃了媒人帶來的茶,就意味著認可了這樁親事。這就是民間的“茶定”的習俗。此外在第七十八回中,寫寶玉讀完《芙蓉女兒诔》後,便焚香酌茗,以茶供來祝祭亡靈,寄托自己的情思。這也是當年的以茶祭祀的風俗描寫。
同樣在第四十一回中,寫妙玉請寶玉、寶钗和黛玉吃茶,妙玉自向風爐上扇滾了水,泡一壺茶。妙玉拿出兩只杯來,一個旁邊有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