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還是茶禅|範增平
驗到茶的深邃,頓悟坐禅修行不如“吃茶去”,也能明心見性!不過,茶非茶,禅非禅;茶還是茶,禅還是禅。
就普罗大众来讨论“禅茶”還是“茶禅”;“禅茶一味”還是“茶禅一味”,必須正本清源,“茶禅”是動名詞,所指是喝茶修行的活動;“禅茶”是專有名詞,是作爲喝茶的某種境界茶。而“禅茶一味”還是“茶禅一味”,就概念来说是相同;但,要先理解禅字的含义,这个“禅”是禅修的禅,還是禅宗的禅。
禅者用“禅茶一味”,茶人取“茶禅一味”,各取所需。真正的茶味是脫離了香氣、滋味、色澤、氣韻之四相,而佛家更是提出要破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禅與茶本身相通,我們更不應執著,討論禅與茶的先后。无论是禅還是茶,是無法言說的,必須親證才能體會。
禅茶實踐者馬守仁就認爲,真正的飲茶並非簡單的啜味吸香,而是必須和個人的修行結合起來,以一種恭敬心、喜悅心、平等心、清靜心來品飲一碗茶,茶禅互參。茶是可以作爲一種載體,所體現的大部分是一種物質屬性,我們通過泡茶、品茶體會對生活的感悟,來反觀自已的內心,達到與禅相同的境界,一種意會,一種感悟,一種精神啓示。
禅茶活動不僅是以個人爲主體,在生活中煮茶、打坐、點香、修行。中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宗教文化多種多樣,各地茶俗不一,所以推動禅茶文化活動,一是爲了經濟發展的需要,二是爲了創建和諧的社會秩序;而寺院也以此做更多弘法利生的工作,茶業以此擴大經營能力,增加物産收入,這些都是我國當前的社會基礎。
禅不是宗教,是在自我锻炼的一种智慧思维,在面对社会的善恶是非,真实虚伪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通过“喫茶去”的茶禅,自省自律,融和圓通是社會的要求,也是我們實踐禅茶精神與活動的目的。中國本身就是在新的特有的社會環境中變革發展出來,所以提出“生活禅”的口號,是漸悟、頓悟的一個結果,禅茶活動風雲際會,適時發展起來。
其实,茶可以是禅,禅也可以是茶,茶、禅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但,茶不等于禅,禅也不等于茶。禅茶非茶禅,茶禅也非禅茶,茶屬于科學,屬于哲學,屬于宗教,它也屬于什麽;禅不屬于科學,不屬于哲學,更不屬于宗教,它什麽也不屬于。屬于什麽的茶,加上什麽也不屬于的禅,它們也來也去,也生也死,有始也有終;它們也不來也不去,也不生也不死,也無始也無終,否則,不需要那麽大費周章的以那麽多字詞來表示它們。
201004海峽茶道50期修改刊出
禅茶還是茶禅
範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