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禅是人生高境界|範增平
範增平
现代人物质生活逐渐富裕,许多人开始以追求精致、有品味、有内涵的精神生活为目标。在这个前提之下,茶藝活動的發展也隨之而起,並蔚爲一股世界的潮流。在日本、韓國等的許多學校內,早已將茶道做爲學生品德教育的一項,設有茶道課程,並以「茶道館」、「茶禮教室」做爲課外活動的一部分。尤其是主辦一九八八年奧運會的韓國,更將「茶禮」發展爲固有文化的特色之一,展現于世人面前。
茶是中國人最早發現和應用的飲料,相傳神農氏時代即已發現。根據《神農本草》中談到:「神農嘗百草,......得荼而解之。」8「荼」即「茶」字。在唐朝以前,茶字尚未出現。在它以前的同義字,有檟、蔎、茗、荈、皐盧、水厄等,直至唐朝陸羽寫《茶經》之後,才正式使用「茶」這個字,而《茶經》也成爲世界上最早有系統介紹茶的一本書。
西元805年,唐朝时,茶文化就已傳佈海外,日本最澄禅師把茶的種子帶回日本,在皇室、廟宇中開始喝茶。隨後807年,日本空海大師,亦陸續承傳這項工作。宋時,日本榮西禅師修改了根據《百丈清規》而寫的《禅院清規》爲《永平清規》10,奠定了今日日本茶道的形式。
中国是茶的原始産地,在四川、雲南一帶隨著長江往東、南發衍。到了西元六世紀時,阿拉伯人首先把茶傳入西方;十五世紀時,葡萄牙人至廣東貿易,取中國「茶」音,而成爲他們文字的一部份。根據語言學家的研究,英文「茶」的音不是T開頭,即是CH開頭,皆取自中國語音,更可證明中國是最早産茶、飲茶的民族。
近现代,人类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悲惨大战,造成重大打击。1914年7月28日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战争,1918年11月11日大战结束,史称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在不到20年的时间,硝烟再起,日本侵略中国,1931年发动渖阳事变,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反军国主义的抵抗战争;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东西两方都发生战争,牵涉到三大洋、五大洲,形成世界大战,这是人类社会史上所进行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署《降伏文书》,史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正式结束。
这两场世界大战的结果,对于传统的许多观念、事务都产生怀疑和批判,经过反省、探讨,许多人民在思想行为上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各种新思想、新思维源源而来,当时社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而有所变革,人类陷入一个苦恼、不安的时代。
1960年代之后,寻求自我解放的「嬉皮」,企图以一个放荡不羁的生活型态,甚至不惜吃迷幻药来达到自我超脱、抽离的目的;但是,无论如何,这只是短暂的幻觉,等药性过后,一切醒来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