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紫砂壺陶刻文化|紫砂壺艺术
需要注重形式、内容及手法技巧外,更需要艺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学素养、书画技能以及人格气质相辅相承,根据紫砂壺造型及表面肌理协调,将陶刻内容和画面、布局、书法、刀法等密切融合,通过对意境的追求体现陶刻艺术存在的价值,即讲究形、神、韵的一致。徐秀棠大师曾说过:“我在饰壶时,要随壶撰写切茗、切壶、切情的铭文和寻求逸趣横生的款识以外,还得考虑入壶、入铭、入格的画面安排。”当一把茗壶配上得体的陶刻书画装饰,享用者品茗赏壶,余甘留舌之时,定能细细体味铭文刻画的意境,以及陶刻艺术带来的精神享受。
(二)陶刻藝術散發著濃郁的人文氣息
從陶刻藝術的發展曆史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種曆史文化現象的形成,必須産生于優秀的文化土壤之中,必須倚借文人墨客的參與,紫砂壺陶刻 艺术的形成同样如此。自古以来,文人学士都属于人数较少的特别阶层,他们拥有丰富的思想文化知识,喜欢通过书画、诗词、文章等艺术形式充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层次。通过在器物表面镌刻诗文书画作为装饰,满足自赏的需求,经历过这些文人之手的紫砂陶刻作品便具备了鲜明的文人特质,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使紫砂壺成为一种具有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传统的艺术佳品。
(三)陶刻藝術蘊含了極高的鑒賞價值
鑒賞是指人們通過運用自己的視覺感知、過去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對藝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的過程,從而獲得審美享受,並理解其內在涵義。紫砂陶刻藝術正是一種融中國文學藝術和書畫金石藝術于一體的特有的藝術形式,人們在鑒賞的時候可同時欣賞到不同藝術融合帶來的美感。
陶刻藝術工作者在創作一件作品時,往往會結合作品的造型進行整體構思,使之與造型融爲一體,去表達一個主題或抒發一種思想感情,表現一種藝術感受。鑒賞者不僅可以從所刻書法繪畫中得到直觀的美感享受,還可從中揣度、感受陶刻者在創作時的思想感情,得到深刻的思想啓迪,這種欣賞的樂趣不言而喻。
“字依壶传,壶随字贵”一句道尽了陶刻艺术的高度价值。作为中国陶瓷艺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紫砂壺将精湛的工艺和古典文化相结合,既是方便实用的品茗佳器,又是一种非常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再经过陶刻大家的锦上添花,更具传承传世之价值,非常值得藏家选择收藏。
三、陶刻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紫砂壺陶刻 曆史淵源悠久,曆經數代藝人努力探索和創新,積累至今,才形成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因此,新時代的陶刻藝人必須在學習和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加強自身的文化、藝術、道德修養,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努力創作出更多更好,更具生命力的作品,把這一門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藝術傳承下去。陶刻藝人必須具備創作的激情和創新的精神,既要保留傳統紫砂物件的美觀、大氣,又要與時俱進,彰顯這個時代的特色。
參考文獻:
[1]姚迁等编著.宜兴紫砂陶艺[M].台湾南天书局 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史俊棠主編.宜興紫砂陶[M].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淺談紫砂壺陶刻 文化
紫砂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