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县茶葉機械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外,各企業生産的茶機零部件不能通用。這一方面給采茶用戶造成諸多不便,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制茶企業的成本。同時,目前安溪縣有些茶葉生産加工機械配套不合理,較難實現全自動生産流水作業,制茶效率跟不上,工藝不適應人們對茶品質要求較高的需求,進而影響了茶葉機械化、産業化的可持續發展。
2 安溪县茶葉機械化生産的具體措施
2.1 设备创制与工艺、品质结合
安溪縣小型茶廠、大型茶葉生産企業要因地制宜,要建立以大型茶機生産企業爲主體,茶葉生産爲導向,生産、學習、研制、研究相互結合的創新體系,通過發展機械産制來適應當下人們對茶葉品質的需求,適應當下茶葉市場的需要。比如,殺青炒幹滾筒的轉速可調、珠茶推炒機推炒幅度可調、各種扁茶機壓力可調等。
在引進的國外茶機新産品的時候,要注意消化吸收與再創造。比如,在優化制作技藝方面,充分利用與台灣人緣相近、地理條件相似的優勢,積極引進台灣先進的制茶技術和制茶機械,與本地傳統制茶工藝進行優化組合,通過學習、消化、吸收、創新的研發道路,研發新的適合安溪縣不同種類名茶品質要求的茶機産品,創新茶葉生産技術。
2.2 在安溪县推广使用机械生产加工工艺
在安溪縣推廣使用機械生産加工工藝,要制定茶園管理、栽培、采摘、修剪、加工等生産環節機械化步驟。目前,根據安溪縣的烏龍茶、鐵觀音、黃金桂等名茶初始産制的基本原理及傳統制作加工工藝,安溪縣名茶烏龍茶、鐵觀音、黃金桂等名茶的機械加工工藝程序定爲:鮮葉采摘-篩分取舍-攤放晾幹-殺青-揉撚濾淨-解塊分解-分篩栓選-理條分析-初烘一步-攤涼二步-複烘出爐,一個流程下來,全程機械化生産及加工,將會極大地提高速度及經濟效益。
2.3 加快安溪县茶園耕種機械的運用
隨著茶園種植規模的急速擴大,僅僅依靠人工作業式的管理茶園,采摘茶葉,費用大及勞動力的緊缺就成了擺在茶園主們面前的問題。因此,要想加快茶葉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推進茶園機械耕種的引進。在安溪縣一些高瞻遠矚的茶廠或企業,就走在了前列,如注重“安溪鐵觀音”、“安溪黃金桂”等品牌生産的安溪縣茶業總公司的安溪縣上第茶廠、安溪普瑞曆山茶業有限公司等都已著手引進茶樹修剪機、采茶機等,減輕勞動強度的同時,還解決了勞動力緊缺的問題,進一步上還降低了生産成本,極大地提高了茶葉生産的經濟效益。
2.4 对茶葉機械化配套操作技術的培訓提上日程
如果機械裝置引進了,但是員工們卻不會使用,望著機械設備興歎:實在不會操作。那這些新的機械裝置就如同玩偶一般,只能是擺設,因此,需要加強機械操作的培訓技能。引進應用茶園耕作機械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