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茶葉生産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选择
無公害茶作爲農業部提出的政府行爲和市場准入標准在我國廣大茶区中实施。从病虫防治角度而言,所谓無公害茶就是通過盡量減少農藥用量和優化防治技術使得茶葉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低于我国無公害茶的标准。在無公害茶葉生産中允許有限度地使用化學農藥,但必須符合安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原則。擬除蟲菊酯類農藥簡稱菊酯類農藥是當前茶葉生産中常用的農藥類別,由于它具有如下特點而廣爲應用:①高效――每畝只需06~17g有效成分劑量,即可達到防治目的;②殺蟲譜廣――對茶園中主要害蟲類別有不同程度的效果;③安全――對人畜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均較低,使用時較安全;④安全間隔期較短――由于各國對茶葉中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MRL標准除少數菊酯類農藥如甲氰菊酯外,一般都比較寬松,這樣安全間隔期就可以較短,因而適宜在茶樹這種全年多次采收的作物上使用。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我國茶园中使用的菊酯类农药有:氯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已禁用、来福灵已禁用、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功夫菊酯、联苯菊酯和甲氰菊酯。在当前無公害茶葉生産中,上述允許使用的菊酯類農藥的生物活性和化學特性不盡相同,究竟選擇哪種菊酯類農藥爲宜本文從藥效、殘留、安全性、國外MRL標准等幾方面進行討論。
1、藥效
菊酯類農藥對鱗翅目食葉類幼蟲都具有很強的毒力。從表1毒力測定資料可見,幾種菊酯類農藥對茶尺蠖4齡幼蟲的致死中量LD50爲495~24497ng/g,95%致死量LD95爲2512~471433ng/g,以溴氰菊酯毒力最強,聯苯菊酯次之。即使是毒力最弱的氯氰菊酯,95%致死量也僅爲百萬分之五的劑量值。
從殺蟲譜來看,以聯苯菊酯的殺蟲譜最廣,它對鱗翅目食葉幼蟲如茶尺蠖、茶毛蟲,同翅目的茶蚜、黑刺粉虱、小綠葉蟬,鞘翅目的茶葉象甲,蜱螨目中的多種茶葉螨類 均有良好效果,但對茶葉象甲和多种茶葉螨類 的使用濃度有所增加。溴氰菊酯除對螨類 和象甲外,對其他害蟲也有良好的效果。表2是幾種菊酯類農藥對茶園主要害蟲的相對藥效。
2、殘留和最大殘留量標准MRL
菊酯類農藥都具有性質穩定、降解速度較慢的特點。除了少數菊酯類農藥外,絕大多數菊酯類農藥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均很低,因此,在茶葉中的MRL标准都订得比较宽松表3,相应的安全间隔期一般也都在7天以内。
3、安全性評價
食品安全性是當前社會上極爲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菊酯類農藥盡管急性和慢性毒性均較低,但茶葉是一种饮用品,通过饮茶而摄入人体的农药数量是衡量其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选用喷药后按安全间隔期采下的鲜葉加工成成茶中的殘留量作爲基數,然後按泡茶時的浸出率計算出每日通過飲茶攝入人體的農藥量,茶葉饮用量按世界最高的消费水平每天11g计算,然后再按表4中列出的公式得出其安全系数,这个数字愈大,表明其安全性愈高。从表4中可见,菊酯类农药都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通过饮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