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葉生産中的病虫防治对策
毒5種,非包涵體類病毒3種。茶尺蠖NPV病毒、茶毛蟲NPV病毒在我國已達到大規模應用的程度。寄生性昆蟲應用于茶树害虫防治的有赤眼蜂 (对茶小卷葉蛾和茶毛蟲的卵)以及絨繭蜂(對茶尺蠖幼蟲)等。此外,多種捕食性天敵(包括瓢蟲、草蛉、蜘蛛、捕食螨)對各種蚧類、茶蚜、假眼小綠葉蟬均起著重要的自然控制效果。
3.4 合理进行化学防治,实现无公害生产化学防治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但也具有环境污染、农药残留、抗药性形成和害虫再猖獗等弊端。在当前实现无公害茶葉生産的呼聲中,雖然並不完全排除使用化學農藥,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農藥的使用原則上要強調盡量減少化學農藥的用量,對農藥的要求不強調其"殺滅"作用,而是更注重于"調節"。要根據經濟阈值進行防治,低于阈值的可不進行噴藥防治。
其次,在農藥的選擇上,要選用高效、易于降解、選擇性強、水中溶解度較低的農藥品種。要根據目前主要茶葉進口國所規定的茶葉中最大殘留限量(MRL)標准來選用農藥。禁止在茶葉生産中使用三氯殺螨醇、氰戊菊酯和甲胺磷,停止使用甲氰菊酯、噻嗪酮、滅螨靈、乙酰甲胺磷等農藥。推廣使用蘇雲金稈菌制劑(天霸)、白僵菌、茶尺蠖NPV病毒等生物農藥和魚藤酮、苦參堿等植物農藥,合理使用石硫合劑。根據目前歐盟規定的MRL標准,在必需使用化學農藥時,可選用塞丹、辛硫磷、馬拉硫磷、聯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吡蟲啉等殺蟲劑和克螨特、四螨嗪等殺螨劑品種。
第三,要嚴格按照規定使用劑量和安全間隔期的標准使用農藥,要注意施藥質量,避免農藥大量流失。要提倡農藥的輪換使用。在有機茶園除生物農藥和植物性農藥,不得使用任何化學合成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