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主要害蟲及其防治方法
濕潤的條件下容易發生,高溫幹旱不利于其發育繁殖。茶小卷葉蛾在丘陵茶區爲害較重。【防治方法】①采摘滅蟲。根據茶小卷葉蛾幼蟲集聚嫩梢的特點,可采取分批及時采摘的辦法進行滅蟲,機采效果更好。②生物防治 。減少用藥,保護天敵,同時可人工釋放赤眼蜂,噴施微生物農藥如蘇雲金杆菌、白僵菌、茶小卷葉蛾顆粒病毒。③農藥防治。當每叢茶樹蟲口達到8頭以上時進行農藥防治,掌握在1~2齡幼蟲期蓬面噴藥。藥劑選擇:有機茶、綠色食品AA級茶園可選用0.36%苦參堿(每畝用藥量50-75毫升)、2.5%魚藤酮(每畝用藥量150。200毫升)。綠色食品A級和無公害茶園還可選用80qo敵敵畏(每畝用藥量50~100毫升)、2.5%溴氰菊酯(敵殺死)(15~20毫升)、2.4%苦參堿+0.8%氯氰菊酯合劑(每畝用藥量50~75毫升)。6.茶刺蛾茶刺蛾又稱茶角刺蛾,是我國茶樹刺蛾類的一種主要害蟲。幼蟲喜食成葉、老葉。1、2齡幼蟲大多在茶叢中下部老葉背面取食下表皮及葉肉,殘留上表皮,被害葉呈現半透明的枯斑:3齡後逐漸向茶叢中、上部轉移,夜間及清晨常爬至葉面取食,留下不規則孑L洞。茶刺蛾每年發生3~4代,在華南茶區1~4代幼蟲發生期分別爲:3月中旬至5月上旬、5月中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至9月上旬、9月中旬至次年2月下旬。成蟲白天棲息在茶叢下部葉背,卵散産于茶樹葉片背面葉緣處。茶刺蛾一般以第2、3代爲害較重。【防治方法】①結合冬耕施肥,進行清園滅繭。②發蛾盛期用黑光燈誘殺。③幼齡期幼蟲用白僵菌或蘇雲金杆菌按每畝0.5千克對水100升噴霧。還可采取在茶刺蛾産卵期人工釋放赤眼蜂的辦法進行防治。④藥劑防治。噴藥時要將藥液均勻噴到茶叢及葉背。用藥種類同茶尺蠖。(二)吸汁类害虫 1.假眼小绿叶蝉假眼小绿叶蝉又名茶小綠葉蟬,是我國茶區分布最廣的一種重要茶樹害蟲。假眼小綠葉蟬以成蟲和若蟲刺吸茶樹新梢汁液,影響茶樹營養物質的正常輸送。一般受害茶園夏秋茶減産10%以上,受害重的減産可達30%~50%,甚至無收。此外,在加工過程中碎、末茶增加,成品率下降,易産生煙焦味,對茶葉品質也有嚴重影響。世代重疊,華南地區每年發生11~13代,無明顯越冬現象。假眼小綠葉蟬適合在溫暖濕潤的氣候下發生,適合溫度爲17。28℃,最適合溫度是20~26℃,尤其是遇到時晴時雨天氣。【防治方法】①生物防治 。保護和培養天敵蜘蛛,主要措施是冬季茶園鋪草、減少農藥使用。②農業防治。堅持分批勤采,必要時適當強采。因爲茶小綠葉蟬主要危害幼嫩芽葉,通過對達到采摘標准的幼嫩新梢進行分批及時采摘,必要時強采,可有效控制茶小綠葉蟬的蟲口。③藥劑防治。在5~6月害蟲發生第一高峰期前百葉蟲口超過6頭、9~10月第二高峰期前百葉蟲量超過12頭的茶園都應該全面施藥防治。藥劑選擇:有機茶、綠色食品AA級茶園可選用2.5%魚藤酮(每畝用藥150~200毫升)或其他植物農藥、球孢白僵菌。綠色食品A級和無公害茶園可選用10qv吡蟲啉(每畝用藥15~20克)、98%巴丹(每畝用藥40~50克)、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每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