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普洱茶觀的內涵
曆史以來,由于雲南地處邊陲,交通、信息與內地相比顯得閉塞而落後,先天的地理位置劣勢,造成了話語權的缺乏和文化的弱勢,這也自然而然地使得茶學和茶文化的建樹沒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曾幾何時,茶學界基本上市清一色的小葉種專家,全國農大的茶學教材幾乎都是以小葉種爲研究和學習對象;另外,古往今來的無數詩人墨客爲小葉種綠茶寫過太多太多的詩詞歌賦,雲南的奇麗江山,陸羽未至,東坡未遊,基本上沒有他們的涉足;也就是說,在茶文化上,幾乎可以成爲雲南普洱 茶同義語的大葉種産品,文化形式上的宣傳普及也就沒法和小葉種相提並論了。現在所留下的關于普洱 茶的曆史資料更是少得可憐,並且很多語焉不詳;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對普洱 茶的認識過程才顯得如此艱難——大普洱 茶觀的意義在于:理直氣壯的強調普洱 茶對人類過去的、現在的、以及將來會有更大的貢獻;同時,普洱 茶文化建立也是構成大中化茶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大普洱 茶觀”的確立,非常有利于雲南普洱 茶産業的健康發展;但是,我們要以“國飲時代”的這麽一個長遠的産業眼光和文化眼光來看待普洱 茶産業的發展,同時立足于經濟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進行思考和行動。因此,任何狹窄的偏見,都不會有利于整個普洱 茶産業的健康良好發展。
一、大中心
普洱 茶的正宗原産地的觀念是確立大中心概念,是以山水相連、物候相似、茶山相接的臨滄、思茅、版納三個地州爲一個大中心,不能因行政區劃而割裂曆史和現實:曆史上,這三地區都是普洱 茶的大産區,都是世界茶樹原生地。現在每個地方都有可圈可點的好産品。另外,那些一輩子只研究一兩個廠家的唛號排序、內飛缺角、棉紙字體等的普洱 茶者就顯得與普洱 茶的大氣不夠相稱。在宣傳上、實踐上真正意義的競爭,應該是並無什麽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卻裝在我們廣大青年的書包裏德碳酸飲料。也就是說普洱 茶沒有競爭對手,如果一定要有,那就是美國人的可口可樂,或是英國人的立頓紅茶。
二、大茶類
普洱 茶是一個大茶類,只要满足三个条件:原料是云南大叶种;工艺是晒青工艺;合理存放条件下越陈越香,则就是普洱 茶。不管它是生普還是熟普、傳統現代、餅磚膏沱——都是普洱 茶。“大葉種、曬青、越陳越香”三點式普洱 茶在林林總總的各種茶類中独树一帆的、不可替代的三大品质。那些关于“生普”、“生茶”不是普洱 茶的觀念,不僅不尊重曆史和現實,在邏輯上也是站不住腳的。
三、大文化
普洱 茶文化是開放性、包容性的普洱 茶文化;在它身上,各種衆不同程度的文化二元樹立都得到了很好的和諧:傳統與現代、古典與時尚、亞文化與主流文化,甚至官于民等,都在普洱 茶上找到了各種文化需求。普洱 茶文化是生命力極強的大文化。
四、未來
以強大的保健養生功能爲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