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支紋枯病
2018-09-17
来源:网络
关注: 4521次
山茶支紋枯病
危害山茶葉、嫩枝和花蕾。
1、葉上病斑多數發生在葉尖和葉緣。初期病斑呈半圓形或不規則,黃綠色,後逐漸變褐。後期病斑中部呈灰白色,邊緣暗褐色,在灰白部産生許多小黑點,即分生孢子盤。分生孢子盤散生或輪狀排列。病葉後期質脆,極易脫落。
2、嫩梢上的病斑條狀,黑褐色,略下陷。病斑上也有小黑點,病斑發展到繞枝一周時,病斑上部的枝條枯死。幼芽和嫩葉發病常呈黑褐色枯死。天氣潮濕時,病斑上的小黑點會出現粉紅色粘液。
病原及發病現狀:爲山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半知菌类、黑盘孢目。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株上越冬。次年春,温、温度适宜时,孢子成熟散出,侵染危害。孢子萌发后,从寄主的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病菌生长的最适宜湿度为25-29摄氏度。在适宜的条件下,潜育期10天左右。发病后,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
防治辦法:
1、清除枯枝落葉,集中銷毀。
2、在發病較重時,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1:10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40%滅菌丹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每隔10-15天噴一次。
更多相關:山茶
欢迎手机访问 茶葉網-手机版 (www.168te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