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緊壓成餅不僅僅是美觀
爲什麽普洱 茶要緊壓而不散存?這或許是一個很無聊的問題,但卻是最基本的問題。大家知道普洱 茶爲什麽要壓制成茶餅麽?如果你是老茶客,那一定是知道這個原理的,如果你是新茶友,一定也對于這個問題基于表面的一個理解。很多的茶友,覺得把普洱 茶餅做的緊壓狀是爲了方便存儲,或是就覺得緊壓更好。
普通緊壓茶分爲餅茶、沱茶、方茶、磚茶等幾種。當前很多人都感覺餅茶比較好,這也是個誤區。依照以前的說法,一二級作散茶,三四級作沱茶,七八級作餅茶,九十級作磚茶,然則目前的普洱 茶,其外形與其質量早就無關了,磚、餅、沱、散茶等都有原料凹凸之分。
其實一開始普洱 茶的緊壓,只是爲了在那一段時期中,解決交通不便引起的運輸損失。普洱 茶多爲餅狀壓制的方式儲藏以及運輸,曆史上一餅357克,七餅爲一挑,方便計算以及騾馬馱運。雲南的茶葉在古代大多通過茶馬古道將之運送到西藏等地方,長途跋涉,爲了運送方便同時能多運送茶葉,所以就有了磚、餅、沱等形狀。還有這樣加工出來的茶在香味口感營養方面會好一些。
散茶占地方,另外是一些生茶的原有香氣容易散掉,緊壓茶可以香氣保持的時間長一些。就普洱 茶追求“越陳越香”的特點來看,收藏普洱 散茶較有利于品質的陳化,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達成較爲理想的效果。
普洱 茶在後期的存放中,茶葉會自動氧化,茶葉中,多酚類物質的酶促氧化,微生物作用的轉化,這些轉化的因素,主要有水分,溫度,氧氣和光線。
第一,普洱 茶緊壓成餅,水分的吸收與蒸發對于緊壓的普洱 茶影響度不大,因此,微生物跟香氣都能更好的保存下來。
第二,普洱 茶緊壓成餅,那樣空氣中的溫度對緊壓茶的內部影響不大,茶葉中的微生物能更好的存活下來。
第三,氧氣和光線與普洱 緊壓茶的接觸面積相對縮小了很多,多酚類,酮類與葉綠素的氧化就緩慢了很多,茶質就能更好的保存。
當然,普洱 茶後期的轉化,基礎還得靠茶葉本身的品質,在茶叶原料本身品质有保障的前提下,再辅以优良的工艺,緊壓成饼,才能转化出优质的普洱 陳茶。
如果考慮到喝普洱 茶是“品味曆史”的精神享受、考慮到普洱 茶以茶品年代久遠爲珍貴、考慮到普洱 緊壓茶有別于其它茶葉形制帶來的鑒賞愉悅以及收藏愛好者儲藏空間的局限等。有專家認爲,家庭收藏普洱 藏,則應以收藏壓制以後的普洱 緊壓茶爲好。
首先,收藏普洱 茶的目的在于獲得良好品質、實現價值增值。同一時間生産的普洱 茶,不論生茶或熟茶,经高温蒸压、烘焙过的緊壓茶,除比散茶衛生外,其滋味遠比散茶来得醇厚、甘爽,一些低沸点青涩味物质,也随高温蒸、烘、焙而挥发减少。奠定了緊壓茶收藏時品質的初始基礎優于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