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複蘇路線圖
今年的茶博會反映的是一個兩極分化的普洱 茶市場,品質好的茶深受茶友青睐,而一般的茶葉滯銷。兩極分化的出現,是普洱 茶回歸核心價值的表現。前幾年普洱 茶的熱,其實是普洱 茶的核心價值被迅速人爲稀釋的結果,其表現在:
1、普洱 茶的原産地的面積不斷擴張,幾乎將雲南所有産茶地都囊括進去。可能雲南省政府想將雲南的茶葉都貼上普洱 茶的標簽以求賣個好價錢。(這是原産地價值的稀釋)
2、以次充好,假冒僞劣産品盛行(這是越陳越香價值的稀釋)
3、大量適制綠茶、紅茶的台地茶都用來生産普洱 茶(這是原生態價值的稀釋)
普洱 茶作爲一種千百年來的大衆農産品,爲什麽沒有大面積熱(清朝的熱可以算小面積的熱),是因爲沒有找到獨立于其他茶葉的核心價值。當普洱 茶在1970年代以來找到了“原産地、越陳越香、原生態”三大核心價值,才形成了普洱 茶的熱潮。
當一個産品不具備吸引人的核心價值,只能靠低廉的價格來行銷天下,這就是包括綠茶、紅茶、普洱 茶在內的滇茶的長期命運。所以,普洱 茶的問題不是大不大衆化的問題,而是核心價值被嚴重稀釋的問題。
普洱 茶的複蘇,首先應該是普洱 茶的核心價值的回歸。因此,去年我寫的《只有精品才能救普洱 》,其實說的是只有精品才能塑造普洱 茶的核心價值,用小衆市場來帶動大衆市場的消費。
今年茶行業的發展已經逐漸明朗化了,這就是回歸普洱 茶的本質,這是普洱 茶之所以成爲普洱 茶而不是其他茶類,或其他産品的地方。
在核心價值的回歸的考量下,市場複蘇的路線圖是:
1、首先是傳統産品的複蘇。以下三類産品將搶先依次得到複蘇
(1)名山茶
(2)拼配出色的台地茶
(3)發酵技術優良的熟茶
(1)普洱 茶的綠茶化産品,比如具有香氣高等綠茶化産品,以適應傳統綠茶消費市場的需要(烏龍茶快速發展的一個秘訣就是烏龍茶的綠茶化,可以借鑒)
(2)紅茶化産品
(3)烏龍茶化産品
3、最後流行的是快消産品
爲什麽將快消産品列爲最後,因爲這些快餐式産品,是爲了彌補傳統産品需求的不足的。比如外國人喝焙炒咖啡已經形成了頑固的習慣,每天不喝不舒服,但出門在外,要喝上焙炒咖啡實在不容易,在這種情況下速溶咖啡就作爲焙炒咖啡的快餐文化而出現了,雖然快餐沒有正餐好吃,但在特定時空不得不將就了。
也因此可以看出,快餐文化要盛行,必須要對正餐文化有旺盛的需求,如果正餐都不暢銷,那建立在正餐基礎上的快餐又該如何開拓市場?
所以,我將快消品列爲最後流行的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