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坦洋集结出国 紅茶产值达10亿元|紅茶新闻
“在‘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背景下,我们把茶葉出口列爲今年工作的重頭。坦洋工夫 經過沈澱,企業在定價方面慢慢恢複理性,這有助于我們尋找適合目標市場的最佳價位。”新坦洋公司董事長張錦華說。
茶企“金福龍”老板溫裕乾表示:“坦洋工夫 以前價格很高,但我們要的是市場。要是福安茶企多做些中低端産品,讓普通百姓都能喝得起,那銷售市場會更大。”
“目前坦洋工夫 生産企業在價格方面漸漸回歸理性。接下去慢慢把占總銷售量80%的茶葉,價格降到平均每0.5公斤200元左右;在包裝上降低成本,使包裝成本不超過總成本的15%。在此基礎上,二級、一級茶葉的價格大概是多少,有了合理的區間,國外消費者看了也不會迷茫。”福安市茶葉管理局副局長溫鈴光說。
为了适应国外市场的消费习惯,坦洋工夫 生産企業有不少創新。張錦華向記者展示了一套茶具。“我們發明了這套‘清飲法’的茶具,公道杯的壺柄上有一段金黃色,當茶泡至與壺柄顔色相當時,就可以喝了。”他說,爲了增加中華文化元素,他們還制作了“十二生肖”等新的茶産品。
掌握話語權
茶葉出口需要符合一定的標准,福安牢牢掌握制定紅茶標准的話語權。
2013年7月,全国茶葉標准技術委員會紅茶工作組在福安成立。目前,該組織已申報了“地理標志産品 坦洋工夫 ”實物樣等多項國家標准的制修訂,申報立項了“紅茶加工通用技術規程”“福建紅茶沖泡與鑒賞”等地方標准。
“茶標委所做的,是通過制定、推廣、普及標准化,來引領茶産業健康、穩定地發展。”全國茶葉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翁昆說。
去年,经农业部审核,福安市继2008年后再次被评定为全国绿色食品(茶葉)原料標准化生産基地。近日,國家標准委對256項擬立項的國家標准樣品研制項目公開征求意見,由新坦洋公司主導制定的“坦洋工夫 茶感官分級標准樣品”是其中一項。
“有了标准样品,就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和检测,促进坦洋工夫 産業規範化發展。”陳祖枝說。
福安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茶企擴大出口。“企業申報成功出口資質,政府將獎勵5萬元;企業出口往往害怕風險,對此政府拿出專項經費,補貼出口保險費用的25%。”陳祖枝說,福安還建立了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並對企業加大技術培訓,幫助他們提高産量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