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紅茶重振百年辉煌|紅茶新闻
发布时间:2015-06-02 02:29:19 来源:江西日报
東北人參、內蒙羊肉、新疆葡萄、山東阿膠……,談起知名地域産品,江西除了景德鎮的瓷器,修水(古稱甯州)所産的甯州工夫紅茶,(簡稱“甯紅”),同樣聞名世界。
好山好水出好茶
西出南昌,沿著昌九高速公路北行,不到三個小時就到了江西的西北門戶、與湘鄂兩省接壤的修水縣。遠遠望去,沿途的山巒樹木蒼翠,山頂雲霧缭繞,恍若仙境;路邊的溪流清澈見底,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爲茶樹的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這裏的空氣都是甜的”——巨幅的廣告牌道出了每位來訪者的心聲。呼吸著沁人心脾的空氣,徜徉在森林覆蓋率達75%的全國林業大縣,很自然地想到了一句話——“好山好水出好茶”。
修水縣曆朝曆代都是我省著名茶鄉,産茶曆史可溯源到唐代,盛于清代,迄今已有1200余年的曆史。古義甯州的地域包括現在的修水、武甯、銅鼓三縣,當時這裏就是曆代朝廷的貢茶基地,甯紅的主産地修水縣占到甯紅總産量的80%,修水甯紅以其“香味持久、葉底紅亮、滋味濃醇”而成爲全國著名紅茶。
出口茶暢銷歐洲
光緒17年至31年(1891-1905年),甯紅茶在國際茶葉市場上步入鼎盛時期,有茶园面积34万亩,每年输出30万箱(每箱25公斤),暢銷歐洲。
清代光緒30年(1904年),甯紅輸出達30萬擔。那時縣內茶莊、茶行多達百余家,較有名氣的有振植公司、吉昌行、公和厚、大吉祥、怡和福、恒豐順、廣興隆、正大祥、恒春行、同天谷行等,全縣出口茶占全國總數十分之一強。
當時,甯紅生産的朝廷貢品——珍品太子茶被列爲貢品,故又有“公茶”之稱。光緒年間,漫江羅坤化的“厚生隆”茶行特制的太子茶,生産“太子茶”百箱(每箱25公斤),在漢口以每箱售價高達100兩白銀的價格賣給俄國人,俄羅斯太子予以“茶蓋中華,價甲天下”的高度贊揚,並贈與獎匾。
到19世紀中葉,甯紅暢銷歐美,成爲中國名茶。當地還出現了“義奉祥”茶莊、“怡和福”茶行等知名的老字號茶店鋪,專門在上海等地出口茶叶,故有“宁红不到莊、茶葉不開箱”的業內崇高地位。美國茶葉專家威廉·烏克斯在《茶葉全書》專著中稱贊“甯紅色、香、味俱屬上乘。”
當代茶聖、原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吳覺農先生回憶道:1934年他在英國倫敦看到市場的小包裝茶葉,外面寫的是甯州紅茶,但裏面裝的是我國祁門的紅茶,由此可見當時甯紅昌盛非凡。吳覺農先生鄭重地題詞道:“甯紅是曆史上最早支派,早于祁紅九十年,先有甯紅,後有祁紅,甯紅、祁紅並稱世界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