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頂黃芽的传说|黃茶文化
相传,很古的时候,青衣江有条仙鱼,经过千年修炼,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女。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几颗茶籽,這裏正巧碰見一個采花的青年,名叫吳理真,兩人一見鍾情。魚仙掏出茶籽,贈送給吳理真,訂了終身,相約在來年茶籽發芽時,魚仙就前來和理真成親。魚仙走後,吳理真就將茶籽種在蒙山頂上。
第二年春天,茶籽發芽了,魚仙出現了,兩人成親之後,相親相愛,共同勞作,培育茶苗。魚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紗抛向空中,頓時白霧彌漫,籠罩了蒙山頂,滋潤著茶苗,茶樹越長越旺。魚仙生下一兒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倒也美滿。但好景不長,魚仙偷離水晶宮,私與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發現了。河神下令魚仙立即回宮。
天命难违,无奈何,鱼仙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樹,並把那塊能變雲化霧的白紗留下,讓它永遠籠罩蒙山,滋潤茶樹。吳理真一生種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魚仙,最終投入古井而逝。
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爲“甘露普慧妙濟禅師”。蒙頂茶因此世代相傳,朝朝進貢。貢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專人去揚子江取水,取水人要淨身焚香,午夜駕小船至江心,用錫壺沈入江底,灌滿江水,快馬送到京城,煮沸沖沏那珍貴的蒙頂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後與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蒙頂黃芽 是芽形黃茶之一,産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頂山。蒙頂山是著名的茶葉産區,有諸多品種,民國初年以生産黃芽爲主,蒙頂黃芽 就成爲蒙頂茶的代表。都說"琴裏知聞唯渌水,茶中故舊是蒙山".可見,蒙頂山的獨特氣候和地理環境,是無公害茶葉生長的最佳環境.
蒙顶山又被评为文化圣山,国内外专家给出了六个理由
一. 公元前53年,吴理真在蒙顶山种下了七珠茶樹,是人工種茶的始祖,世界茶文明由此發祥.
二. 从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到清末1911年,蒙顶皇茶園所采明前茶,一直是中央朝廷清明祭天祀祖專用茶,長達1169年,無茶出于其右,堪稱世界一絕。
三. 中国自古禅茶一體。源于宋代,至今吟頌的《蒙山施食儀規》誕生在蒙山永興寺,《常用贊本·八贊品》中要求供奉佛菩薩的是“蒙山雀舌茶”,此茶産于蒙頂山。
四. 宋代设立,至今全国仅存的茶馬司在蒙山腳下的名山縣新店鎮,綿延數千裏的茶馬古道從這裏出發,成爲一條連接漢藏民族團結的友誼路,創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背夫文化”。
五. 宋代禅惠法师始创,名震神州的蒙顶山派茶技———龍行十八式和中國禅茶技、茶馬古道茶藝,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