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茶市場衰落的根本原因|黃茶行情
黃茶作爲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是中國曆史上繼綠茶之後出現的第二大茶類,現于中唐時期。黃茶按照采摘鮮葉的嫩度又分爲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黃茶的當家品種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等。蒙頂黃芽被譽爲“仙茶”,在唐代、明、清均爲貢茶,君山銀針到清代也進入貢茶之列,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還進入了中國名茶行列。爲什麽如此優異品質的黃茶在全國都在恢複傳統名優茶的背景下卻日落西山呢?
近年来黃茶市場萎靡的主要原因是黃茶的宣傳太少
安徽農業大學從事茶葉加工教學的詹羅九教授認爲,黃茶個性特點不明顯是黃茶市場衰落的根本原因。從茶葉分類的角度來看,綠茶天然原始,保留了最多的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活性物質,因爲其沒有被氧化。而黃茶是在綠茶的加工基礎上又經過了悶黃的工序,通過非酶促氧化才變爲黃茶。如果非酶促氧化程度很深,就成了黑茶。所以說黃茶是綠茶與黑茶之間的一個過渡性茶类。黃茶一般非酶促氧化程度較輕,似黃非黃,似綠非綠,特性非常模糊,這也是消費者將黃茶误认为是綠茶的主要原因。
從事茶文化研究多年的于觀亭則認爲,近年來黃茶市場萎靡的主要原因是黃茶的宣傳太少。黃茶既有兩三元一斤滿足勞苦大衆喝的黃大茶,也有幾千元一斤供給高端人士喝的黃芽茶。
盡管黃茶的個性特點不如其他茶類那麽顯著,但黃茶有自己獨特的品質:味厚爽口、醇和香濃,這是其他茶类难以媲美的。黃茶不如綠茶那麽刺激,且又保留了綠茶的大部分營養成分,特別適合老年人飲用。
黃茶市場衰落的根本原因
黃茶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