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眼小綠葉蟬的特征及防治方法|茶葉病蟲害
茶區是這一類型的典型代表。
迟单峰型:主要指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等省海拔在500米以上的茶區,這類茶區雖然四季分明,但冬季氣溫較低,無霜期較雙峰型茶區短,一般春茶到5月上旬才開采,秋茶9月底即可結束,是我國茶葉自然品質最佳、名特優質茶的主要産地之一。假眼小綠葉蟬 在這一茶區全年通常只有一個蟲口高峰,但峰期持續期較長。一般在5月份之前爲田間蟲量聚積期,6月中、下旬開始進入高峰期,9月底或10月初可結束高峰。峰期蟲量以7~8月份最大,主要爲害整個秋茶。
早单峰型:主要指冬季温暖,夏季无酷热的茶區。四川等省的山區茶园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这一地区全年气温最低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存8℃以上,7月份为最高,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雨量充沛,7~8月份的雨日数在30~40天,年降雨量在l 500毫米以上,这样的环境气候条件极有利于假眼小綠葉蟬 的繁殖。假眼小綠葉蟬 在這些地區只有一個蟲口高峰,但峰期特別長。一般自5月份開始蟲口逐漸上升,6~10月是田間蟲量最多的時期,爲害整個夏、秋茶,尤以7月份蟲量最高,茶樹受害也特別嚴重。
影响假眼小綠葉蟬 种群消长的主导因子有气象因子、农艺措施及天敌。
气象因子以气温、雨日及降雨强度对其种群消长影响最大。
冬季气温的高低,影响假眼小綠葉蟬 越冬成蟲的存活率和繁殖力。在浙江杭州,越冬成蟲的存活率與該地區冬季日平均氣溫在0℃及0℃以下的天數呈極顯著負相關,與最低月平均氣溫呈顯著正相關。即假眼小綠葉蟬 隨冬季氣溫的升高而越冬成蟲存活率上升,成蟲的繁殖力則隨冬季氣溫的降低而減弱。
夏季气温主要影响峰型。夏季有明显的高温干旱期是造成假眼小綠葉蟬 雙峰型的主要原因。假眼小綠葉蟬 生長繁殖的適溫區在17~29℃,最適溫區在20~26℃。當出現連續平均氣溫在29℃以上時,則田間蟲量急劇下降。
雨日数主要影响假眼小綠葉蟬 的繁殖,一般認爲,雨日多,時晴時雨,有利于假眼小綠葉蟬 的繁殖。但在雙峰型地區,3~4月份雨目多則不利于第一峰蟲量的聚積,第二峰的蟲量則隨7~9月份雨日增多而遞增。
降雨强度对假眼小綠葉蟬 種群消長也有明顯的影響,在下大雨、暴雨的情況下,可使其蟲口數量急劇下降。昕以,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熱帶風暴及台風活動頻繁的年份,假眼小綠葉蟬 第二峰的爲害相對較輕。
农艺措施对其种群消长影响最大的是采摘。采摘可摘除大量未孵化的卵及部分低龄若虫。
假眼小綠葉蟬 的主要天敵有蜘蛛、瓢蟲等捕食性天敵,秋季在高濕條件下可誘發真菌病,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