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茶餅|雲南普洱茶
表示“七子”同賀,祝賀家合萬事興。
七子餅茶原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以易武(今思茅县东南)为最多,现主要由云南省勐海县生产,昆明市、景东县、下关(今大理市)等也有压制。 七子餅茶暢銷于港、澳、台及東南亞地區,在海外華人中被視爲“合家團圓”的象征。故國家園夢,一餅一寄之,茶情、乡情、家园情,普洱七子餅茶是寄托,因此,七子餅茶又稱“僑銷圓茶”、“侨销七子餅”。
品質特點
七子餅茶外形結緊端正,松緊適度。熟餅色澤紅褐油潤(俗稱豬肝色),湯色紅濃明亮,滋味濃厚回甘,帶有特殊陳香或桂圓香。生餅外型色澤隨年份不同而千變萬化,一般呈青棕、棕褐色、油光潤澤,湯色紅黃鮮亮、香氣純高、滋味醇厚、清爽滑潤,具有回甘、生津之特點。
七子餅茶是“活的有機體”,其主要特點在于茶體完成後,所持續進行的“後發酵作用”(或稱後熟作用、陳化作用),隨著時間的延長,它的風味轉換越趨穩定內斂,不同陳期的茶體所擁有的風味皆不盡相同,這也是品茶茗,藏茶者某種程度地參與了“茶叶的制作与完成”,其实,一餅七子餅茶的最終完成可能長達數十、近百年之久,因爲打從茶葉離樹起,直到熱水沖入壺中,它都無時無刻不在轉化進程中。
因此,七子餅茶可以长久陈放,每多放一年它的品质及价值会向上攀升一个档次。历经年深日久,一个普通的七子餅也会从平凡到卓越。如今,市场流通的七子餅茶一般爲5年,7年以上的已經很貴,10年以上算得上上乘品質,20年以上在流通領域中已極爲罕見。
制作方法
传统的七子餅茶選用普洱六大茶山的曬青毛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潮水岖堆、蒸压后精制而成。七子餅茶有生餅、熟餅之分,生餅以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爲原料直接蒸壓,熟餅是以人工科學發酵普洱茶压制而成,但在制作过程中其选料搭配的要求与生餅的要求几近相同,恰当的嫩芽和展葉搭配是保证七子餅茶品質的重要環節。
嫩芽
嫩芽是茶葉的精華,茶氣清香,口感清、甜、糯,品飲起來感覺特別舒服,因此茶芽的多少往往是評定普洱茶等級的重要標准。但嫩芽的茶多酚在後期陳放時容易耗散,嫩芽太多,會影響茶的陳香和滋味。
展葉
长成的展葉内含的茶多酚和氨基酸更加飽滿,初制成時品飲口感比較苦澀,一般人難以接受,但其豐富的茶多酚和氨基酸物质在七子餅茶的后期发酵中会转化成特殊的陈香和醇厚滋味,随时间推移,口感会更加饱满厚实,其保健价值也更好。因此,在七子餅茶的制作過程中,茶芽和展葉搭配恰当,普洱茶的陳香韻和甘、滑、厚、潤、糯的自然滋味能得到極好水平,再經過時間曆程的轉化,越陳越香的感受越加深厚。
包裝
成就七子餅茶特殊口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其特殊的包裝。七子餅茶以七片普洱圓茶为一摞,每一摞七子餅茶均用竹箬包裝成筒。包裝七子餅茶的竹箬是产于云南的大竹子上的笋干外壳。云南土地肥沃,竹子粗壮,竹箬片大且韧性特强。竹箬纤维强韧,自然清香,透气性能好,以竹箬包裝茶叶在运输途中不易破碎损坏,同时又有防湿、过滤杂味的功效,对七子餅茶的後期發酵轉化起十分積極的作用。
七子茶餅
雲南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