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名茶:瑪玉茶
瑪玉茶产于南绿春哈尼族自治县的瑪玉茶場。是雲南省新創的優質名茶之一。
瑪玉茶産于雲南紅河州綠春縣牛洪茶場。該場地處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境內古木參天,雲霧彌漫,全年霧日達90天左右,相對濕度80%,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6℃,有效積溫5470℃,土壤肥沃,腐殖質含量豐富,極利茶樹生長。茶园位于黄连山麓,海拔1100—1300米。前有瑪玉河,长流不息,故取名瑪玉茶。现在的瑪玉茶,采用烘青制法。常泡瑪玉茶,茶具一般不起茶垢。1980年和1981年被評爲省名茶之一。
茶葉分類
瑪玉茶按原料等級和制作工藝分爲特級和普通級兩種。
特级瑪玉茶选用发育健壮、初展完整的一芽一叶瑪玉鲜茶爲原料,經殺青、初揉、初幹、複揉、烘焙、揀剔等工藝精制而成。
普通级采瑪玉茶一芽二至三葉,以雲南大葉茶烘青制作工藝進行加工而成。
瑪玉荼由过去单一的产品发展为系列产品,有瑪玉银针、瑪玉茶、夢之春、千裏香、七葉參、炒青、綠茶、云雾等。其中瑪玉茶曾連續三屆被評爲雲南省優質名茶,瑪玉银针被列为首届“昆交会”指定产品。
采摘工序
瑪玉茶采摘细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采回的鲜叶经过精细的拣剔,剔除病虫叶、变态叶和杂质,薄瑪玉茶摊在竹匾上,放在阴凉处,使其蒸发一定水分,去除青草气后再行炒制。炒制的主要工艺有杀青、揉捻、炒二青、炒三青、提毫五道工序。其中炒制手势的灵活运用和锅温的控制是使瑪玉茶外形美觀、內質優異的關鍵。
品質特點
瑪玉茶选用当地瑪玉茶树良种,具有芽头重实,叶质肥厚柔软,茸毛特多的特性,且内含成分丰富,为瑪玉茶品質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成品外形条索肥硕重实,色泽墨绿油润,锋苗秀丽,银毫显露,汤色清澈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鲜爽,带蜜糖香味,叶底柔嫩匀亮。常泡瑪玉茶的杯壁不起茶垢,被稱爲不起茶垢的绿春瑪玉茶,在名茶中獨樹一幟。
工藝特點
瑪玉茶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条索紧结重实,白毫显露,香高持久,滋味鲜爽浓厚,伴有蜜糖香味,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黄匀整明亮。更有趣的是,常泡瑪玉茶的杯壁不起茶垢,故被稱爲不起茶垢的绿春瑪玉茶。有道是“高山雲霧出好茶”。得天独厚的绿春自然条件赋予瑪玉茶天然的植物養分。
瑪玉茶具有條索壯實、墨綠油潤、銀毫閃耀、經久耐泡、湯色如玉、清醇馥郁、回味隽永、杯不起垢等優異品質,在名茶中獨樹一幟。瑪玉茶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生物堿、有機酸、多酚類、糖類、脂肪等有效成分。有除煩去膩、解渴、明目、暖胃、提神、消食、散寒、解毒等作用,對人體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