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茶—“竹”與“茶”的完美結合
竹筒茶介紹
將清毛茶放入特制的竹筒內,在火塘中邊烤邊搗壓,直到竹筒內的茶葉裝滿並烤幹,就剖開竹筒取出茶葉用開水沖泡飲用。
竹筒茶既有濃郁的茶香,又有清花的竹香。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同胞喜歡飲這種茶。
産地
圓柱形緊壓綠茶之一。産于湖南新化奉家山,雲南騰沖壩外等鄉,已有200多年曆史。
竹筒茶爲圓柱體形,外形柱體光滑,色綠潤顯毫,沖泡後既有茶香、又有竹子清香,清涼解渴。制作方法爲先將鮮葉殺青,揉出茶汁,再裝入一定規格的竹筒內,邊裝邊搗實,裝滿後加塞蓋好,並在竹筒體上打孔,以利于散發水分。然後放在40℃左右炭火上慢慢烘烤,隨時轉動,直至足幹。冷卻後剖開竹筒,用印有規格商標的牛皮紙包裝。
外形
居住在湖南中部的瑤族,雲南南部的傣族、哈尼族、景頗族人民,有用竹筒茶當菜的食用方法。先將采下的新鮮茶時用鍋蒸煮,當葉子柔軟時,放在竹簾上搓揉,然後把它裝入竹筒裏,用棒椿實,封口,讓它緩慢發酵。經過二三個月後,筒內茶葉發黃,劈開竹筒,取出緊壓的茶葉晾幹,裝入瓦罐中,加香油浸腌,隨時可以取出作蔬菜食用。竹筒茶,傣語稱爲“臘跺”。
竹筒茶的制作
竹筒茶的制作竹筒茶的制作方法,甚爲奇特。一般可分爲三步進行
裝茶
用曬幹的春茶,或經初加工而成的毛茶,裝入刚刚砍回的生长期为一年左右的嫩香竹筒中。
烤茶
将裝有茶葉的竹筒,放在火塘三腳架上烘烤,約6~7分鍾後,竹筒內的茶便軟化。這時,用木棒將竹筒內的茶壓緊,爾後再填滿茶烘烤。如此邊填、邊烤、邊壓,直至竹筒內的茶葉填滿壓緊爲止。
取茶
待茶葉烘烤完畢,用刀剖開竹筒,取出圓柱形的竹筒茶,以待沖泡。
竹筒茶的泡飲
泡茶時,大家圍坐在小圓竹桌四周。一般可分兩步進行。
(1) 泡茶。先掰下少許竹筒茶,放在茶碗中,沖入沸水至七八分滿,大約3~5分鍾後,就可開始飲茶。
(2)飲茶。竹筒茶飲起來,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濃郁清香,非常可口,所以,飲起來有耳目一新之感。
竹筒茶—“竹”與“茶”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