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茶故事與傳奇|坦洋工夫文化
今天我們來了解坦洋功夫茶的傳奇故事,坦洋工夫頗具傳奇意味,其誕生過程,就充滿了傳奇色彩。其傳奇版本,已知的有兩種:一、雍正版,二、鹹豐版。
具體分述如下:
其一,雍正版:傳說清雍正年間,坦洋胡氏家族有個叫胡福四的年輕人(即胡桂禹,坦洋胡氏第四世,出生于康熙61年,即1722年,他老人家活到七十歲,仙逝于1791年),當時依父兄之命,從水路前往廣東辦事,途中,在廣州附近水域遇風翻船落水,幸遇一過往船只搭救,船上的主人是一對母女,是某英商洋行買辦的眷屬,買辦大人見胡福四機靈俊朗,十分賞識,有意相攜,得知這個後生來自茶鄉,就透露以商機,說是洋人喜歡一種紅茶,這種紅茶是一個少數民族制作的,因爲産量極少,英商往往重金都求之不得。這位熱心的買辦大人,還將這種紅茶的基本制作方法告訴給了胡福四,並囑咐其返鄉如法制作,說是如果能做出來,那麽做好後可運抵廣州,由其洋行銷往海外。胡福四回到坦洋,便依法試制這種紅茶,經過一番努力,最初的坦洋工夫紅茶從此面世。這種制法後來漸漸傳開,鄉人競相仿制。
其二,鹹豐版:相傳清朝鹹豐元年,坦洋有位胡姓茶商外出做生意,途中在一客棧遇見一位建甯茶客身患痢疾,那人上吐下瀉,病情萬分危急。事茶者往往心善,胡姓茶商見狀,便以坦洋出産之茶,加生姜、紅糖泡沖爲藥,那人服下之後,仿佛神迹出現,病情大爲好轉,並很快康複。爲報答救命之恩,建甯茶客與胡氏結拜爲兄弟,並傳他一門獨特的私家紅茶制法。後來胡氏回家以坦洋之茶爲原料照法一拭,發現制出的新茶品質果然不凡,外人品過,也贊不絕口。因爲此茶以坦洋當地茶葉爲原料,且制作工藝頗費工夫,胡氏有感而發,稱之爲“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茶故事與傳奇
坦洋工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