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茶起源與發展|茶文化的搖籃
關于茶文化的發轫地,在明以前的文獻中,包括茶聖陸羽的《茶經》,都無人涉及過。直到清朝初年,在顧炎武的《日知錄》中,才明確提出這樣一種看法:“槚之苦荼,不見于《詩》、《禮》。而王褒《僮約》雲:‘武都(陽)買荼’;張載《登成都白菟樓詩》雲:‘芳荼冠六清’;孫楚詩雲:‘薑桂荼荈出巴蜀’;……是知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①秦人取蜀,是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把顧炎武這段話的意思說明確些,就是他認爲茗飲之事,是始于戰國中期的“蜀”地。對顧炎武飲茶始于戰國中期的說法,前面已經講過,毋須專門再說,這裏僅就飲茶或茶業起源“蜀”地這點,展開一說。
茶初兴于巴關于顾炎武茗饮始于“蜀”之说,现在学术界基本没有不同的看法,只是这“蜀”指成都周围的西蜀还是泛指整个四川?有的人称“秦人取蜀”,是指古代蜀国的地域;有的人称,顾炎武这里引了孙楚的《出歌》,“薑桂荼荈出巴蜀”,他们说的蜀地,当也包括巴,是巴蜀的统称。笔者也持后一种观点。因为顾炎武学识非常渊博,对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地理、经史百家、音韵训诂等等,研究尤深。四川地名的演变,在《禹贡》中最初称为梁州。
春秋戰國時,居住在西部的蜀人,以成都爲中心,建立了一個奴隸制的小國--蜀國;居住在東部的巴人,也以重慶爲中心,建立了一個巴國,在原梁州的地域上,形成巴蜀兩個國家。秦滅巴蜀以後,後來推行郡縣制時,在巴蜀兩國基礎上,改爲巴、蜀兩郡。史籍中的稱“東巴西蜀”,即是由此而來的。漢朝初年,除巴郡外,主要從蜀郡北部,又劃出一個廣漢郡;在漢武帝年間,于今川西和川南一帶,更新增了犍爲、沈黎、汶山、燸TM柯和越#Q五郡,與巴、蜀等統屬益州。三國時屬蜀;至于四川,是宋以後形成的名字。鹹平四年(1001年),“分置益、梓、利、夔四路,總曰四川路”。
明清時,四川爲布政司,清更之爲省,成都是省治和一個府。對于曆史上四川地名的這些沿革,顧炎武肯定是清楚的;所以,這裏他們所說的“蜀”地,明顯是一種泛指,而非是指秦漢時的蜀郡。不過,如果要把顧炎武泛指的蜀地再具體一下,那麽筆者認爲,我國的飲茶起源和茶業初興的地方,是在古代巴蜀或今天四川的巴地和川東。
從四川上述地名的更改,我們不難看出,古代巴、蜀,先是以族名國,後是以國名地,其地名是由族名而來的。四川古今都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飲茶從什麽地方開始?換一個角度,也可以說成飲茶是從哪個民族爲先?要回答飲茶起源的地域問題,最好還是從古代四川的族源談起。
四川素稱“天府之國”,除西部高原山地自然條件比較嚴峻以外,都適宜人類居住,所以從很早的時候起,就一直是人類生息和繁衍的地方。如1951年在成渝鐵路建築中發現的上限可達10多萬年前的“資陽人”頭骨,即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更多相關:中國飲茶起源 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