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诗文趣味
很久以前,在扬州府,有一个年迈的师爷退休了,许多人都想谋取这个岗位,吃这一份俸禄。于是递条子的,走后门的,托关系的,把知府大人搞得心烦意乱。知府大人决定,搞一次公开招聘,谁有才谁吃这一份俸禄。招聘考试那一天,来了一大帮饱学之士,一个个都是满腹经纶。知府大人亲自出题,亲自监考。
他出了一道什么考题呢?考试那天,他带了一把紫砂壺,把壶往讲桌上一放,他说:一把茶壶,一首好诗,壶随诗贵,诗依壶传。今天,谁能依据这把 壶,吟出一首好诗,择优录取,谁就是今天的胜者。大家开始研究这把壶,这是一把什么壶呢?一把光货,除了盖子上有“可清心也”四个字,没有其它装饰。即便 如此,饱学之士们,还是创作出一首又一首堆满华丽辞藻的诗篇,知府大人看后,都不满意。所有的人都交卷了,只有一个小伙子,还坐在那儿。他一个字也没写, 知府大人过去问他:小伙子,你在干嘛呢?我来应试的。那你的大作呢?我的诗已经刻在那壶盖上了,逗得众人哄堂大笑。
那壺蓋上只有四個字,怎麽也湊不成一首詩。只有一個人沒有笑,就是知府大人。既然如此,你就給大家念念你的大作。小夥子從容地走到那把壺旁邊,一邊旋轉那壺蓋,一邊就朗誦他的大作:可清心也,清心也可,心也可清,也可清心。
四句話,一首詩。知府大人大叫一聲:妙!當場宣布,小夥子獲勝。這個時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壺蓋上的四個字,是一首回文詩。把這樣的回文詩,刻到可以旋轉的壺蓋上,確實體現了紫砂茶壺特有的一種雅趣。
紫砂壺诗文 趣味